三十六计故事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骗重耳离开“安乐窝” 在古代,还没有“三十六计”的时候,智者往往不自 觉地按“三十六计”的计谋行事,下面就讲一个有见识的 女子和智者狐偃、赵衰骗重耳离开“安乐窝”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国君的公子重耳*到迫害 ,在**不能安身,他带着一群谋士和家臣逃离了晋国。 他们先逃到了蒲翟(也叫狄),辗转来到齐国。齐国国君 齐桓公把美女姜氏许配给重耳为妻,重耳在齐国营造了自 己的安乐窝,过了六年舒舒服服的*子,他**忘记了干 一番大事业的理想。他手下的谋士狐偃、赵衰**着急, 可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劝重耳离开齐国。 这时,善待重耳的齐桓公死了,他的儿子们陷于争夺 君位的内斗。狐偃和赵衰觉得重耳必须离开齐国了,他们 俩在一棵大桑树下商议这件事情。 不料,他俩的对话被重耳的妻子姜氏的**听到了, 她把这个消息报告了姜氏。幸亏姜氏是个有见识的女子, 她觉得丈夫重耳不应该躺在安乐窝里享清福,应该离开齐 国去干一番大事业。她怕走漏消息,就把那个**给杀掉 了。 然后,姜氏跟重耳说:“你想离开齐国,干一番大事 业,就走吧。” 没想到,重耳舍不得离开她,竟然说:“没有的事。 ” 姜氏说:“你走吧,贪图享*,安于现状会毁了你的 前程。” 重耳说什么也不听。姜氏只好去找狐偃商量,俩人设 计了一条计谋。**晚上,姜氏为重耳摆上酒宴,用酒把 重耳灌醉。然后,姜氏让人把狐偃找来,狐偃命令人把沉 醉的重耳强行抬上了车。狐偃、赵衰等谋士和家臣连夜赶 着车,把重耳带出了齐国。 等重耳醒来的时候叫姜氏,哪里还有姜氏?身边只有 狐偃、赵衰等一帮谋士和家臣,他发现自己竟然在车上。 当他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后,大怒,下车抄起一支戈就追 狐偃,狐偃慌忙逃跑。重耳还有醉意,哪里追得上?赵衰 连忙劝重耳:“此事不是狐偃一个人的主意,臣等都是共 谋者。您要怪,就怪我们大家吧!” 重耳也知道,狐偃和众谋士都是忠心耿耿的人,大家 采取“瞒天过海”的计谋骗他,也是为了他好,于是,他 原谅了狐偃。 重耳一行人先后到过曹国、楚国、秦国等**,在外 流亡十九年,*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晋国 ,当上了国君。重耳是个**能干的人,把晋国治理得强 大起来,他成为继齐桓公之后,春秋时期又一位霸主。 蔺相如的智慧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当赵国国君的时候,得到了一 块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给赵惠文王送来一 封信,说要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惠文王跟大将廉颇和 大臣们商量这件事,赵惠文王想把和氏璧给秦昭王,又怕 得不到十五座城。如果不给秦昭王和氏璧,又怕秦*打过 来,所以,一时拿不定主意。赵惠文王想找一个出使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