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这一本就够了

养鱼,这一本就够了
作者: 李子涵
出版社: 敦煌文艺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养鱼,这一本就够了
ISBN: 9787546822075

作者简介

李子涵是一位资深作者,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养鱼爱好者。80后,出生于黑龙江省,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自幼喜欢饲养水族,室内景观造景,从事水族行业多年,现在哈尔滨进行水族创业,提供观赏鱼养殖,鱼类医疗,水族景观设计与维护等服务。

内容简介

Part 1 人人都爱观赏鱼 养鱼也是有历史的 ?观赏鱼的养殖起自何时? 观赏鱼的养殖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最早进行观赏鱼饲养的可能是古埃及人,他们主要饲养冷水鱼,将冷水鱼放入玻璃缸用于观赏。冷水鱼比较好饲养,但它们繁殖缓慢,遗传变异的概率也较小。 10世纪左右,我国宋朝开始进行有色观赏鱼的繁育,并逐渐形成规模。 16世纪的欧洲,玻璃缸养观赏鱼开始流行。到了19世纪,公共的水族馆在欧洲出现。 19世纪末期,第一个观赏鱼养殖者俱乐部在美国成立。与此同时,因为热带鱼的色彩比冷水鱼更加炫耀,美国上层社会将热带鱼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引进到北美洲,热带鱼的养殖开始流行起来。 20世纪初,电气化的发展带动了电器设备的推陈出新,安全性能很高的电加热水族箱得以问世。 20世纪30年代,观赏鱼的养殖随着养殖俱乐部的振兴得以传遍欧美大陆。 20世纪40年代末期,欧美地区举办了第一次观赏鱼展览。 随着饲养技术地不断完善与提高,更多的人也加入了观赏鱼养殖者的行列,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野生观赏鱼也因为不断地被开发而进入了家庭饲养。 ?金鱼的养殖起自何时? 中国是金鱼的起源地,有着悠久的金鱼文化。 金鱼又叫金鲫鱼。据古籍记载,最早出现野生红黄色鲫鱼的地方为晋朝时的庐山西林寺,因为金鱼体色特别,为时人所注意,于是附近一些地方逐渐开始养殖金鱼。 金鱼的饲养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归结为:野生——放生——半家养化——家养化——人工选种及杂交。 东汉时期,印度僧人叶摩腾和竺法蓝来我国传授佛经,在洛阳建了白马寺,寺中有放生池,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放生池。 唐朝时,放生普遍流行,各地建造了大量放生池。罕见的金黄色鲫鱼被赋予了神话的寓意,为放生者青睐。被放生的鲫鱼,在人们的保护(含投喂食物)之下,过着半家养化的生活。 到了南宋,为了适应社会上养鱼的需要,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金鱼饲养工作的人,被称作“鱼儿活”。家养化的金鱼,因为环境的缘故,避免了与野生鲫鱼杂交,变异的形状更加易于保持,于是从金黄色之外,逐渐又产生了银白、花斑等颜色。 明代中后期,盆养金鱼已非常普遍,金鱼的鉴赏与研究也相当成熟,明神宗就是著名的金鱼鉴赏家,并经常组织金鱼的品评活动。 随着人们对金鱼的深入研究,金鱼的饲养技术也日渐进步。 20世纪初期,随着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进行金鱼的杂交培育。 直至今日,金鱼的饲养技术仍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我国金鱼的养殖首先是传入东邻日本,而后逐渐传到世界各地。 日本著名水产专家松井佳一教授研究金鱼数十年,他在其所著《金鱼大鉴》中详细叙述了公元649~765年间,中日两国使者往来频繁,日本遣唐使亲眼看到中国饲养金鱼的情况:指出中国金鱼是在日本德川时代,即17世纪初叶前后分多次传入了日本。 金鱼从中国传入日本后,在新的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下,继续发生变异,经过长期努力,日本养鱼者培育出有别于中国风格的和金、琉金、地金、朱文锦、秋锦、江户锦、蓝畴、荷兰狮子头等许多品种,形成别具一格的日本金鱼,使日本和中国一起成为世界上两个主要的养殖金鱼的国家。 随后,中国金鱼又传入欧美各国,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锦鲤的养殖起自何时? 锦鲤是鲤鱼的变种,体色艳丽,光鲜似锦,有红、白、金、黄、紫、蓝、黑色等颜色,花纹千变万化,是较大型的观赏鱼类。 锦鲤的祖先是我们常见的食用鲤,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由中国传入日本后成为观赏鱼。 大约在公元1804~1829年间,日本人在新泻县的山涧饲养的食用鲤有的突变成具有颜色的鲤鱼。根据鲤鱼容易变异这个特点,日本人采取人工选择、交配、培育等方法,逐渐改良培育出绯鲤、浅黄和别光等品种。 19世纪初,日本贵族流行将锦鲤移入庭院的水池中放养,供观赏,因此锦鲤又称“贵族鲤”。普通平民没有条件赏玩,所以又把它称为“神鱼”,为其蒙上神秘的色彩。 早期的锦鲤被称为“色鲤”“花鲤”“模样鲤”和“变种鲤”等。日本人认为锦鲤有着雄浑有力的体态,而“色”“花”等字眼的含义过于暧昧软弱,因此后改称其为“锦鲤”。锦鲤也被誉为日本的“国鱼”。 随着外交往来和民间交流,锦鲤逐渐为世界各国的鱼类爱好者所熟知。尽管锦鲤的发祥地在日本,但在我国,因鲤鱼有吉祥的寓意,而锦鲤的颜色艳丽,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有着“风水鱼”“好运鱼”“观赏鱼之王”等称号。 ?热带鱼的养殖起自何时? 所谓热带鱼,就是原产于热带地区的鱼类,包括热带淡水鱼和热带海水鱼,还包括部分亚热带地区的鱼,现在多指生活于南、北温带及热带地区具有观赏价值的鱼类。 目前人们广泛饲养的观赏鱼多为热带淡水鱼。 此外,一些海水鱼或生活于入海口水域的鱼类,经过人们长期的驯化,渐渐习惯淡水生活,也被人们视为淡水鱼。 有学者推测,早在古埃及时期和罗马时期,人类就开始饲养观赏热带鱼。 有文献记载的最早饲养热带鱼的国家是法国。公元1868年,育种家卡蓬尼尔将一种淡水热带鱼起名为极乐鱼,并带到巴黎。这种鱼是我国华南地区野生的一种叉尾斗鱼,便是我们经常说的“国斗”。 此后,英美地区相继开始饲养热带鱼。二战之后,各国相继成立了热带鱼养殖协会,热带鱼的养殖得到迅速发展。 在我国宋朝时候就有观赏斗鱼的记载。 我国真正饲养热带鱼始自20世纪30年代,先是在比较开放的上海和广州地区,而后逐渐发展到全国各地。 地球上有两万多种鱼类,在世界各地作为观赏的热带鱼就有2000多种,其中常见的鱼约有几百种,我国已引进饲养的鱼约有60种。 热带鱼的主产地为东南亚、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其中以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系出产的种类居多,形态、色泽也最为美观,亚马逊河也因此被称为热带鱼宝库。 中美洲多出产花鳉科的热带鱼。 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也出产不少热带鱼。 非洲则多出产高级品种的热带鱼。 我国的广东省、云南省等地也有一些观赏价值很高的品种,如广州的白云金丝鱼、西双版纳的蓝星等。 多数热带鱼原产于热带地区,一般要求在20℃以上的水温饲养。还有一些原本并不产于热带地区,而是产于亚热带甚至温带地区的品种,人们有时也将其称为热带鱼。热带鱼具有种类多,个体小,生命周期短,繁殖周期快等特点,其形态多样,色泽艳丽,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热带鱼都生活在天然水域,许多美丽的热带鱼都是人们千百年来通过不断地优选、杂交和定向培育而获得的新品种,这更加提高了其观赏性和稳定性。 1.养鱼养心,手绘插图观赏鱼饲养指南 观赏鱼多种多样,姿态优美,本书全才四色,手绘多种观赏鱼,提高阅读性,可以陶冶读者的情操。 在自家的书房、客厅或者办公室用相宜的器具养上几条观赏鱼,配以盆景、花卉、异石、假山,不但可以增添恬静优雅的情调,使环境更加雅静清新,而且在工余之暇观玩,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消除疲劳、有益健康的目的。 2.全面实用,新手入门一本就够 本书涵盖从品种鉴赏到鱼儿保健护理,包括品种介绍、身体构造、鉴赏选购、科学养护、景观设计、疾病防治,是一本完备而实用的观赏鱼养育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