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道德经/万卷楼
ISBN: 9787547048238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题解 孔孟之道,老庄之学,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 入世学孔孟,出世学老庄。无论你是得意还是失意,总有 一碗鸡汤适合你。 这一章是老子《道德经》的开篇。此章可以说是概括 了全篇的主旨。“道”如果能够用言辞表达出来,就不是 “道”了。称谓如果可以命名,也就不是“名”了。关于 有名无名,前贤多从“有”和“无”上做文章。其实,细 读下面的内容就会发现,所谓的“无名”就是“道”,而 “有名”就是“气”。“道”无形状而“气”有征兆,所 以出现了“有名”和“无名”的区别。无名天地之始,是 说“道”在天地之先,所以最初无法命名,就是所谓道常 无名。又因为道无所不在,它既在万物之先,又在万物之 后,所以“道”是无为的,但不仅仅停留于“无”,它又 是有为的,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有”。如果只用“无”来 给它命名,那么“道”就专属于“无”。等到“无”化为 “有”的时候,又不能只用“无”来命名。因为“有”和 “无”是相互依靠、不断变化的,所以名字也随之变化。 仅有一个常名是不行的。何况只用“有”和“无”来论“ 道”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只强调“无”的方面,难免会偏 于一隅。现在强调“无”,只是因为它的寂寥无形无状, 无名可指。然而在无形无名之中,天地万物所要遵循的规 律,莫不在此。所以直接说“无”恐怕是不适合的。“道 ”应该是由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本的“无”与作为万事 万物规律的“有”共同构建而成。 老子在中国历史上,历来被说成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 ,现在看来,果不其然。在没有宇宙、天体、大气层、星 球等概念的上古时代,一个收藏之吏,对外部世界竞有如 此高深的见识,果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④, 天地之始;有名⑤,万物之母⑥。故常无⑦,欲以观其妙 ⑧;常有,欲以观其徼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⑩。同谓 之玄11,玄之又玄12,众妙之门13。 注释 ①道:第一个“道”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既指产生天地万物的世界的总根源,也包括世间万物发 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为名词;第二个“道”指“解说”, 为动词。 ②非常道:是说可以用来描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 “道”。常,恒。长久、永恒。 ③名:第一个“名”指“道”的形态,为名词;第二 个“名”含有“说明”之意,为动词。 ④无名:无形的、没有称谓的。 ⑤有名:有形的、有称谓的。 ⑥万物之母:指世间万物发生的本原。母,本体、本 原。 ⑦常:经常。 ⑧妙:微妙。 ⑨徼:边界。引申表示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