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原生家庭创伤

疗愈原生家庭创伤
作者: 洪仲清,李郁琳
出版社: 华夏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疗愈原生家庭创伤
ISBN: 9787522200835

作者简介

洪仲清 台湾大学心理系毕业,拥有临床心理师合格证书。曾任心理治疗所所长、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临床 心理师。 擅长协助自我探索与觉察、情绪教育、亲子教养咨询、人际与家庭沟通、压力管理、孤独症、早 期疗育发展评估等。 工作之余希望通过书写,和大家分享自己观察、自省的心得,以及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痛苦、不安的朋友们,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疗愈之路。 “洪仲清临床心理师”的“脸书”粉丝目前人数已突破 30 万。常有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网友在此留言、讨论,学习面对情绪、觉察自己,以及原生家庭等课题。

内容简介

现在的社会相较于过去,更容易去学习以及了解如何关心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很多父母告诉我,当他们回顾早些 年如何去对待孩子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早年对待孩子的方式,的确是错了。那些方式,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他们知道过去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只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也伤害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也看到过去自己的一些无知;还有,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扛着压力,这使他们无心,也无力去关怀孩子的心灵。 很多父母,在自己开始学习心理关照与对生命的觉察之后,以极大的勇气跟孩子开诚布公地谈心,他们想知道,对孩子而言,过去究竟造成了什么伤害。 可是,很多父母也会跟我反映,当他们去跟孩子说抱歉,跟孩子做一些类似忏悔的表达时,孩子没有办法立即接受,也没有办法真正地相信,父母真的知道早些年对于他们的伤害是什么。所以,父母很自责,同时也很苦恼,很想让孩子赶快翻过那些过往受伤的生命之页,重新开始彼此的关系,但却往往不能如愿;甚至,孩子逃得更远,回避及抗议得更强烈。 我常常告诉这些有心修复家庭关系的父母,其实这是不能急的!当你没有真正好好地去体会孩子在这么久的时间里是如何独自承受来自父母的攻击、伤害,甚至是羞辱时,孩子的心是无法再开放、再勇于让父母靠近的。 如果只是在表面上,急迫地说声对不起,要孩子不再去介意早年所经历过的伤害,那么这样的期待及要求,将成为对孩子的二度伤害。 父母必须要了解,当你真心跟孩子表达歉意时,它必须是来自你真正的体会,孩子在非常需要父母爱的年纪,将父母视为生命的全部,因此所承受的伤害就显得格外沉重。在过往的生命岁月中,孩子承受了孤独、无助及恐惧,必须压抑、隐忍,以顺应父母给予的世界,努力存活,支撑自己,努力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如果我们身为父母的,只是以形式聊表心意,期望尽快解决掉那些早年伤痛的阴影,并且要求孩子赶快放下并与自己和解,跨往亲子关系的下一步,那么往往无法获得成效,还会使双方的心更加疏远。 正因为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来自家庭的伤痛,所以我们努力求解,想要重新学习这个关于爱的课题。家,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也是生命的孕育地。家庭,是我们成长最重要的养分来源。当家庭里尽是攻击、争斗、仇恨、分裂时,人的生命内在也将因此伤痕累累、破碎痛苦。 谁都渴望有一个充满爱及温暖的家,然而,这并非容易的事。家庭,虽是一个社会单位,却是由完全不同且独特的个体所组成的。建立家,维护家,让家人彼此能一同成长,这绝对是需要学习的事。 而学习需要指引,需要有人来分享经验,也需要系统的解说,让我们了解这当中的要领。洪仲清心理师如今分享给 我们一本书,这是一本再好不过的指南。洪心理师不仅分享了丰富的修复家庭关系的经验,而且让读者充分地了解家的意义,让家真实地成为我们心灵的归属,成为滋养我们生命的地方。 家的幸福美满,不是靠口号,不是靠想象,也非自然而然能够实现的。这需要许多面对问题的勇气,也需要有学习的意愿及态度。让家人在爱的基础上,不仅善于表达,也能带着理解,好好聆听对方的表达。让家成为我们理解爱、表达爱的最重要的地方,也因着这份爱,我们终于有家,一个我们真正聚在一起的家。 回归原生家庭,解析爱与不爱的源头 家庭里的真理/给自己松绑/我的孩子,以及我内心的孩子/家庭中的女性,还有男性/修复关系,重启对话 帮助我们改变的4个练习 跟自己及他人和好的练习/学习自我对话的练习/ 爱的黄金比例的练习/ 受伤圈的练习 选择正面面对自己的人生,看清楚自己的不成熟。也选择与父母或想象中的父母互相理解、谅解、和解。 修复关系,不是牺牲自己。 回到原生家庭不容易,可是,那是我们许多关系的缩影,是爱与不爱的源头;不回去,很多关系的本质就会看不清。 我们不见得为人父母,但我们都曾经是小孩。让我们带领你,找到一条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