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蕾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坤生
ISBN: 9787530771501
“初秋的风一吹,全国 的曲友都立住了脚,他们 微合双目,感受着湿润气 流裹挟而来的躁动。这是 金桂的香气,犹如无声的 暗号。他们放下未读完的 书卷、刚举起的锄头、绣 了一半的锦屏以及才腌出 香味的豆瓣酱,往虎丘山 去。有乘四匹马拉的车的 ,有坐轿子的,有步行的 ,也有骑驴的……八月半 的清晨暑热未退,他们或 席地而坐,或立于山坡峭 石,竞有万人。人人皆可 唱,可丝竹伴奏,可清唱 。从日出至月升,万人减 为千人,千人减为百人, 百人减为十人。圆月初上 ,奇松怪石将月光咬出一 块块黑影,幽深的潭水映 着一人的影子,只剩他一 人仍在浅吟低唱,他便是 这一届的t曲王’。曲王不 仅面无喜色,还流下了泪 水,因为得了榜首他并不 快乐,他多希望地上的影 子成双,能有知音相伴。 ” 这是美凡第一次听喜 娇先生说画,也是最后一 次。美凡要乘晚上的客车 ,从苏州回虎丘县。她的 师父吴选之去世了,她要 回去奔丧。 画挂于练功房东墙上 ,美凡日日练功得见,已 有三年。 工笔白描,勾勒精细 ,画的是一亭、一山、一 老鸹、一人守着一潭水。 空中云笼月,影影绰绰。 人的面孑L不清晰,两颗 大泪珠却清晰,一颗从眼 眶中刚溢出,另一颗附着 在腮边,将落不落。 喜娇先生十五岁时画 毕,送给师弟吴选之,从 此两人再没见过,一别就 是几十年。 三年前,吴选之的徒 弟美凡风尘仆仆携画而来 ,敲门无人应。她在喜娇 先生家门前坐了一宿,前 半宿被蚊虫咬得不安宁, 后半宿实在困乏,便跌人 梦乡。直到有人将她推醒 ,她睁眼一看,正是喜娇 先生。 天透亮,太阳还未升 起,东方红豆沙色的朝晖 笼罩着喜娇先生,很多年 后,美凡再回忆起初见喜 娇先生时的场景,仍觉得 是命中注定。 喜娇先生头发全白, 耳朵上方两指宽处,剃得 露头皮,头顶吹得蓬松, 是用发胶固定过的,呈波 浪形向后梳,收到后脑勺 儿抿了个尖儿,但发量还 比一般人多。 白色真丝的对襟短袖 ,下摆手工刺绣一圈朱砂 色火焰,同样质地的短裤 ,长度到大腿和膝盖中央 ,皮肤让人看不出年龄来 ,但白得好似珍珠粉吃进 了皮肤中。 美凡在见喜娇先生之 前,先乘着师父吴选之的 电瓶车到公交站。等了一 个钟头后,她坐了四十分 钟公交车至县汽车站,然 后坐最后一班车进了市。 晚饭时,她用自带的水煮 蛋对付了一顿,然后一直 在喜娇先生门前等了一整 夜。 待看见喜娇先生时, 美凡绷着的弦断了,她想 起虎丘县昆曲小班的窘境 ——院门因是铁的,被师 父当废品卖了,钱用来添 置了底彩、线尾子①和卸 妆用的凡士林等物品。但 这不是迫使她远离家乡, 不远千里投奔喜娇先生的 缘由。 美凡的泪喷薄而出, 她一方面觉得委屈,一方 面又觉得初见喜娇先生便 哭十分不妥,忙用手迅速 拭了一把。 “是我师父让我来的, 喜娇先生,您收下我吧。 ”说毕,她便要磕头。 喜娇先生从袖口抽出 扇子,一挡:“慢着,我 没听明白。而且就算要拜 ,也得摆上香案、茶和太 师椅,你这不合规矩呀。 ”说毕,喜娇先生开门进 屋,迅速回身准备把门缝 堵严实,不让美凡进来, 但她抬眼瞥见美凡那双浸 着泪的眼,似有根线连通 着她的心。 喜娇先生迟疑了片刻 。 “尊师是哪位?” “吴选之。” “你从虎丘来?” 美凡点头。她自小看 人脸色惯了,知道师父的 名号起作用了。于是,她 盈盈一拜:“喜娇先生, 既然没有师徒缘分,我见 您一面,已心满意足,我 得回去了。”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