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认输,惠子
作者简介
作者:小笠原惠子(Keiko Ogasawara 1979— ),原职业拳击手,职业选手期隶属 TOKUHON 真斗拳馆。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小学、初中阶段就读于普通学校,高中进入聋人学校高中部学习手语。之后从口腔技师培训学校毕业后进入社会,一边从事口腔技师相关工作,一边进行格斗技训练。2010 年 4 月取得职业拳击选手资格,成为日本第一位女性听障职业拳手。同年 7 月参加职业选手首战,取得胜利。同年 9 月参加第二战,取得胜利。2011 年 6 月 7 日进行第三战。本书为作者在第二战胜利到准备第三战期间所著。2012 年后开始经营面向儿童及身体残障人士的格斗教室至今。 译者:童桢清,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大阪大学语言文化专业硕士。多年参与日本电影在中文地区的发行工作以及中日文化教育交流工作,为多家媒体撰写日本电影采访和评论。译作有《旅情热带夜》《咖啡之道》等。
内容简介
我打拳击的时候会摘掉助听器。我的左耳完全失聪,就算戴着也毫无意义。右耳戴上助听器后,虽然听力水平恢复不到能听清具体是什么声音的程度,但里面能传来微弱的声响。哪怕声音再微弱,有声音的世界和没有声音的世界,对我来说有着天壤之别。在读高中之前,我非常害怕摘掉助听器,甚至不戴着就害怕到无法外出。所以在不戴助听器的状态下进行运动,对我来说是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习惯。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戴着助听器打拳击。哪怕只有一次,我也想体会在有声音的世界里打拳击是什么感觉,哪怕无法分辨出是什么声音也无所谓。不过我心里清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助听器会被揍得粉碎。——《我想成为职业拳击手》 我这个人,如果没有人从背后推我一把,我自己是不会采取行动的。如果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我就会呆 在原地不动。——《首场比赛前夜》 虽然我每天都在做发音训练,可我知道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其他小孩子不一样。我也不能和大家一样地唱歌。不能弹奏乐谱。我很难过自己追赶不上别人。这是我的幼儿园记忆。现在我回看自己幼儿园时的照片,才发现自己很少笑。——《先天性听力障碍》 我是一个性格被动的人,不会主动采取行动。中学时代的我比现在要更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我朋友很少,所以对和我关系好的人说出的话,我做不到拒绝。更准确地说,我是绞尽脑汁拼命想和别人打成一片。这样做的结果是,等意识到的时候,自己已经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伴随着逃课的中学时代》 就这样,我的拳击生涯在既没有决心也没有觉悟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开始了。我压根没想过自己竟会在这条路上走十年。——《我想战斗!》 和之前表演赛的时候一样,我感觉自己脚底发软。 在穿过观众席走上拳台的整个过程中,我感受到的都是前所未有的恐惧。“可能我会在台上被揍得鼻青脸肿。”“观众没准乐意看到我挨打。”我满脑子上演的都是最坏的情况。当我一步一步踏上通往拳台的台阶,脑中却控制不住地联想自己被送上绞刑架的情形。但是,乱七八糟的心理活动到此为止。穿过拳台围绳的瞬间,我的世界重新回归寂静。——《职业生涯首战》 我怕痛和我听不见没有任何的关系。当我的脑袋挨上重重一击,拳头的冲击会通过骨头回荡在我的身体里,我想那就是我所感受到的声音吧。好比听人里也同时存在对疼痛忍耐度高和弱的人,我只不过是忍耐度很低而已。也许一部分原因是小时候母亲总爱敲我的头,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第二场比赛中对手的拳头带给我的痛苦,让我完全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跌倒又爬起的日子》 ◆改编电影入围柏林电影节、釜山电影节、伦敦电影节等,斩获《日本旬报》年度十佳第一名、平遥电影节首映单元最受欢迎影片、日本每日映画大赏、日本蓝丝带电影大赏等 ◆感动三浦友和、岸井雪乃的人物故事,戴锦华、毛尖联袂推荐 ◆日本第一位听障职业女拳手的半生自传,耳朵听不见,也可以打拳吗? ◆关于失败与误解,关于人如何与自己的软弱相处,又如何与他人连接 ◆中文版独家收录作者最新采访,十年后,她如何看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