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巴黎(印象派的诞生及其对世界的革命性影响)(精)

印象巴黎(印象派的诞生及其对世界的革命性影响)(精)
作者: (加)罗斯·金|译者:冯璇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96.00
折扣价: 61.50
折扣购买: 印象巴黎(印象派的诞生及其对世界的革命性影响)(精)
ISBN: 9787520140683

作者简介

罗斯·金,是一位广受赞誉、著有多部畅销书的作家,著有《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莱昂纳多和最后的晚餐》《布鲁内莱斯基的穹顶》《马基雅维利:权力的哲学家》及两本小说《藏书票》和《多米诺》。他生活在英格兰的牛津郡外。

内容简介

1863年1月的某个阴云密布的日子,世界上最富有、最广受赞美的画家让-路易-埃内斯特·梅索尼埃(Jean Louis Ernest Meissonier)穿上一身拿破仑·波拿巴的制服,冒着风雪,登上了自己位于普瓦西(Poissy)的宅邸顶部的露台。 普瓦西是一个人口略超过3000的镇子。它位于巴黎西北11英里之外,坐落在塞纳河上一个U形弯的南岸,在从圣拉扎尔火车站(Gare Saint Lazare)到诺曼底海岸边的铁路沿线上。镇上有一座12世纪时的教堂和一座同时期建造的桥。每周在这里举办的牲口集市能为巴黎的肉店提供货物,但是每到周二,古老的街道上就会堆满牲口的粪便。年代久远的圣路易小修道院(priory of Saint Louis)几乎就是普瓦西全部的名胜了。围墙之内的修道院曾经是多明我会某个宗派的修女的住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修女都被驱逐了,而修道院的建筑不是被拆毁就是被卖给了私人买家。不过,围墙之内还矗立着一座带尖塔的教堂,其长度接近100码。教堂旁边有一座宏伟的房子,房子带有多个阳台、老虎窗和铺着粉色瓦片的烟囱,这栋建筑有时被人们称为“大宅”(Grande Maison)。 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埃内斯特·梅索尼埃就住在这栋大宅里。48岁的他个子不高,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容易给人一种自命不凡的印象。有观察者描述他“丑陋、矮小、刻薄,是男人中的渣滓”。梅索尼埃的一位朋友则把他形容成一位体操老师——实际上体格结实的梅索尼埃对运动很感兴趣,而且小有成就。他总是天不亮就起床,骑马在乡间狂奔,或到塞纳河中游泳,再或是找个人作为对手练习击剑。只有在锻炼了一两个小时之后,梅索尼埃才会回到大宅的画室里,有时甚至连马靴都不换掉。他每天要在画室里待10~12个小时。画架上的那些精确无误、细致入微的杰作就是他名望和财富的来源。 1863年时,无论你如何描述梅索尼埃的名望和财富都不会有夸大其词之嫌。一个跟梅索尼埃同时期的人宣称:“在他以前,从没有哪位法国画家享受过这么高的赞誉,也没有哪位画家的作品如此受追捧,更没有哪位画家的物质利益如此有保障,因为他画的任何一幅作品都会有人出高价购买。”在法国,其他任何艺术家都不可能开出梅索尼埃所要求的天价或引发和他一样大的公共关注。每年在香榭丽舍宫(Palais des Champs-élysées)举办的巴黎沙龙(Paris Salon)艺术品展览都会展出梅索尼埃的作品。由于围在其画作前的参观者太多,主办方不得不特别安排一名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避免观众为了欣赏他的最新作品而靠得太近。像詹姆斯·德·罗斯柴尔德(James de Rothschild)和欧马勒公爵(Duc d’Aumale)这样的富有的收藏家都会收藏梅索尼埃的画作,投资他的作品被证明是获利丰厚的经济活动,据说梅索尼埃的签名几乎和法兰西银行的一样值钱。一位瞠目结舌的艺术评论家称:“他的作品价格高得吓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埃内斯特·梅索尼埃梅索尼埃不仅能在拍卖行中大获成功,还总会获得评论家的一致好评,甚至连他的同行们都对他尊崇有加。这实在太不同寻常了,因为艺术界一直是一个充斥着野蛮竞争和无聊嫉妒的环境。欧仁·德拉克鲁瓦(Eugène Delacroix)曾对诗人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预言:“他(梅索尼埃)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中无人能够匹敌的大师,我们所有人之中,他的作品一定是最有可能流传于世的!”梅索尼埃的另一位朋友、作家小仲马称他为“代表法国的那个画家”。如一份报纸令人激动地报道的那样,他就是“我们的时代中最有名望的艺术家”。 罗斯?金对这场意义重大的艺术运动进行了一丝不苟的研究,把重点放在了两位最重要的但也是相互对立的先驱者——埃内斯特?梅索尼埃和爱德华?马奈的故事上。埃内斯特?梅索尼埃是19世纪中期最受赞赏的画家,因致力于创作像照片一样写实的以拿破仑战争场景为主的绘画作品而举世闻名;相反,马奈则总是因自己不拘一格的画风和充满情欲色彩的主题而遭到嘲笑。在马奈的一生中,他几乎没有在与世人的斗争中获得过什么胜利,不过他靠自己的画笔开拓了一条与停滞不前的学院派风格迥异的道路,最终赢得了艺术的未来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