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央编译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3.40
折扣购买: 安妮日记(名家全译本)/世界名著典藏
ISBN: 9787511727046
朱碧恒,江苏无锡人,著名翻译家。译著有《安妮日记》《克丽丝丁》(三册)、《螺丝在拧紧》等,,主编《欧·亨利短篇小说欣赏》,参与编写《外国文学史》。 安妮·费兰克,1929年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是德籍犹太人。1942年6月12日,当她13岁生日时,她父亲送给她一本当作生日礼物的日记本,于是她从那个时候开始写日记了。同年7月6日,由于纳粹开始迫害犹太人,他们全家躲进了安妮父亲公司的密室。之后,另外4名犹太人也陆续躲进了密室。 两年以后的1944年8月4日,由于有人告密,躲在密室的8个人被德国警察逮捕。1个月后,8个人被转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安妮与姐姐又被转送到贝尔根一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姐妹俩都因伤寒死于集中营。 安妮的日记由公司女职员保存下来,之后又转交给安妮的父亲。1947年,安妮的父亲将女儿的日记整理出版,她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安妮日记》。
1942年6月20日星期六 像我这样的人写日记真是一种很奇特的体验。不 仅因为我未曾这样做过,还因为在我看来,以后,无 论我或别人都不会对一个十三岁女学生的真心告自感 兴趣。然而,那有什么关系?我想写,而且更甚于此 。我想说出深埋在心里的各种事情。 “纸比人有耐心。”在某个有些伤感的日子,我 手托下巴坐着,感到超级无聊又无精打采,以致不能 决定是外出还是待在家里,最后还是待在原地沉思。 此时我想到这句话。不错,纸确实更有耐心。我不打 算把这个被尊封为“日记”的硬皮笔记本给任何人看 ,除非我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可能没有人会在乎。 现在又回到了促使我写日记的首要问题上:我没 有朋友。 让我说得更清楚一些吧,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一个 十三岁的女孩会感到她在这世界上非常孤独。却也并 非如此。我有亲爱的父母和一个十六岁的姐姐。我认 识大约三十个人们会称之为朋友的人。我有成串的男 朋友,他们爱慕的眼光不能离开我的芳容,有时甚至 借助一面破镜子努力在班上偷窥我。我有一个家族, 亲切的阿姨们,一个温馨的家。不,表面看来我什么 都不缺,除了一个真正的朋友。我和朋友在一起所想 的就是怎样玩得开心。除了一些日常话题之外就别无 其他可谈。我们似乎不能更亲近一点儿,这就是问题 所在。也许是我的原因使我们不能彼此信任。但不管 怎样,这就是事实,不幸的是,这不大可能改变。这 就是我开始写日记的原因。 为了增强我想象中等了这么久的这位朋友的主张 ,我不想像大多数人那样在日记中记下一些枯燥的事 件,而是想让日记本身成为我的朋友,我将称她为吉 蒂。 如果我突然开始,没有人会理解我给吉蒂讲的故 事,所以,尽管不情愿,我还是会简单描述一下我的 生活。 我的父亲,是我见过的最可亲的父亲,他在娶我 母亲时三十六岁,母亲当时二十五岁。姐姐玛戈特于 1926年生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随后我于1929年6 月12日出生。我在法兰克福一直待到四岁。由于我们 是犹太人,爸爸于1933年移居荷兰。他当时成为生产 果酱的荷兰奥培克塔公司的总经理。我的母亲,埃迪 特·荷兰德-弗兰克,随父亲9月份去了荷兰,我和玛 戈特被送到亚琛与外婆同住。玛戈特11月到了荷兰, 我次年2月抵达。当时我作为送给玛戈特的生日礼物突 然被摆在了桌子上。 不久我进了蒙特梭利幼儿园。我在那儿一直待到 六岁,然后上了一年级。六年级时候的老师是校长库 佩鲁太太。在学年结束时,我们都泪流满面,真是一 场心碎的离别。因为我要上玛戈特所在的那所犹太中 学了。 我们的生活并非无忧无虑,因为留在德国的亲戚 在希特勒的反犹法律下受苦受难。1938年大屠杀过后 ,我的两个舅舅逃离德国,在北美找到了安身之处。 年迈的外婆与我们相聚,那时她七十三岁。 1940年5月之后,好日子寥寥无几。先是战争, 随后是荷兰投降,德国人接踵而至,此时正是我们这 些犹太人麻烦的开始。我们的自由受到一系列反犹法 令的限制:犹太人必须佩戴一枚黄星;犹太人不能乘 坐有轨电车;犹太人不能开车,即使是自己的也不行 ;犹太人只允许在下午三到五点购物;犹太人只能光 顾犹太人开的理发店和美容院;犹太人在晚上八点之 后到早上六点之前不能在大街上行走;犹太人不能逛 剧院、电影院和其他娱乐场所;犹太人不能进入游泳 池、网球场、曲棍球场和其他运动场地;犹太人不能 划船;犹太人不能参加任何一项公共体育运动;晚上 八点之后犹太人不能坐在自家或朋友家的花园里;犹 太人不准拜访基督教徒;犹太人只能上犹太学校,等 等。不能做这不能做那,但生活依旧。雅克琳娜常常 对我说:“我不敢做任何事了,因为我怕那些可能是 被禁止的。” 1941年夏天,外婆生病要做手术,我的生日没有 庆祝。1940年夏天,我的生日也没怎么过,因为荷兰 的战争刚结束。外婆于1942年1月去世。没有人会知 道我多么频繁地想她,我也依然很爱她。1942年的这 个生日是为了弥补其他的,外婆的蜡烛也同时点亮了 。 我们一家四口过得还不错,这样就到了如今的这 一天——1942年6月20日,我的日记正式贡献价值之 日。 P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