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战争艺术(从君士坦丁堡陷落到三十年战争爆发)

文艺复兴时期的战争艺术(从君士坦丁堡陷落到三十年战争爆发)
作者: (英)史蒂芬·特恩布尔|译者:李达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79.80
折扣价: 47.90
折扣购买: 文艺复兴时期的战争艺术(从君士坦丁堡陷落到三十年战争爆发)
ISBN: 9787559441720

作者简介

史蒂芬·特恩布尔,英国利兹大学名誉讲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助理、国际教养大学日本研究客座教授,对欧洲和远东军事史的研究很有心得,著有50多本该领域的书籍。他不仅为战略游戏《全面战争:幕府将军》的设计提供了帮助,还于2010年担任电影《四十七浪人》的历史顾问。

内容简介

他们并没有长时间停留,因为“希望”号也追随其姊妹舰顺水而来。虽然上面的舵手没有坚持到最后一刻,但“希望”号依然来到了极佳的位置,撞上了位于中央浮桥区域一端的碉堡。不过,撞击完全没有对坚实的桥梁造成任何破坏,帕尔马公爵对此颇有信心。以为这仅仅是艘火船的西班牙士兵跳上了甲板,看到外面伪装用的木料早已燃尽,他们大笑起来。然而就在此时,一个预感到形势不妙的掌旗官突然前来乞求指挥官离开。见此人言辞恳切,帕尔马公爵不情愿地回到了圣玛利亚堡垒。此举救了他的命,就在他离开后不久,“希望”号爆炸了。 船只荡然无存,一同消失的还有大半段桥梁、部分河岸与堤防,以及一系列碉堡,甚至斯海尔德河的水位都在炸药爆炸时发生了巨变。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爆破,火光照亮了夜空。这次爆炸造成的破坏,西班牙人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计算清楚,其结果令人震惊。随着桥梁中央部分被整体炸毁,当场死亡的西班牙士兵超过1000人,尸骸无处寻找。附近的房屋如同遭受地震一般坍塌,巨大的冲击波将附近的人纷纷震飞。塞在船中的炮弹和石块,与当场身亡者的残肢一同落下,在爆炸中炸飞的几块花岗石板甚至飞到了6英里之外的地方。 卷入爆炸中的人们的故事,也值得一提。在桥上指挥的马奎斯·里什堡(Marquis Richebourg)在爆炸中失踪,几天之后人们才发现他的遗骸,他被帕尔马公爵安置在河上的一条铁链挡住。比伊领主(Seigneur de Billy)的遗骸则在几个月之后才被发现,人们在残存的某个桥墩之上的一摊血污中找到了他的金质项链坠饰。帕尔马公爵十分幸运,只是被飞来的木桩打晕而已。一艘船上的某个军官被炸飞之后,安然落在了另一艘船上。一个名叫图奇(Tucci)的军官被当场炸飞,落入河水之中,幸亏他及时清醒过来,脱掉身上穿着的胸甲游泳逃生。另一名年轻军官则被炸飞过河,安然落在半英里外的河岸上。 守军原本的计划是,雅各布在爆炸之后,立即发射信号火箭,而后大批荷兰士兵将乘船发动攻击。然而被爆炸惊呆的他根本没有发出信号,火箭没有飞出,也就没有人前进。帕尔马公爵先一步恢复了清醒,他在混乱中展现出了不可思议的领导能力,指挥部下立即开始修复损坏的桥梁。荷兰人的进攻随时可能到来,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到来。破晓时分,帕尔马公爵不得不相信这个难以置信的事实:荷兰叛军完成了自火药传入欧洲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爆破行动,并在敌人建造的桥梁上炸开了缺口;然而现在,他们却要任由自己的敌人修复桥梁。虽然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这是一场奠定近现代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格局的军事改革!炮兵的出现、步兵与骑兵的改革、火药武器的大发展、防御工事的新变化……种种革新,都使战争形势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惨烈和血腥。以欧洲近两个世纪的大小战役为案例,深刻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军事技术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