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四川教育
原售价: 10.00
折扣价: 6.10
折扣购买: 奇异的魔法--生物工程/现代农民科学素质教育丛书
ISBN: 9787540852924
虽然摩尔根找到了神秘的“乐谱”的下落,但是,探索生命奥秘的行程 还远远没有结束。染色体是由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那么,核酸和 蛋白质,到底谁是生命之歌的“乐谱”——基因的“公寓”呢? 人们最先把注意力集中到蛋白质上。蛋白质的种类很多,在生命体中几 乎到处可以看它的踪迹。例如蜘蛛吐的丝,是由纤维蛋白质组成的;鱼的鳞 和飞禽的羽毛,都含有角蛋白;动物的血液中存在着血红蛋白:人体的抗体 、激素和神经等,也含有蛋白质。在生物体的每一项活动中,起催化作用的 酶也是蛋白质。生物体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是依赖蛋白质来完成的。 科学家们以为生命的秘密藏在蛋白质里,那个神秘的演奏者一定就“住 ”在蛋白质里。成百上千的科学家投入了对蛋白质的研究,企图从蛋白质身 上揭开生命之谜和遗传之谜。这些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科学 家们却不能证实“基因”就藏在蛋白质里。 一些研究工作者决定另辟蹊径,他们关心起组成染色体的另一类物质— —核酸来。核酸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病毒中 都含有核酸。可是,核酸被发现后却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引起科学家多大的 重视。直到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在深入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时候,证实 了核酸在遗传中的关键作用后,核酸才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艾弗里注意到1928年英国医生格里菲思发现的一件令人惊奇的事实。格 里菲思医生将一种有毒的肺炎双球菌杀死,同一种无毒的肺炎双球菌混在一 起,注射到小白鼠身上,结果已经杀死的有毒肺炎双球菌复活了,使小白鼠 致死。艾弗里通过精密的试验,证实了能使死菌复活的物质不是蛋白质,而 是核酸!生命的最大秘密隐藏在核酸之中,核酸是基因的载体;艾弗里和他 的同事们找到了打开生命迷宫的第三把钥匙,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在一些科学家寻找那些神秘的“乐谱”的时候,还有一些科学家在探索 另一个问题:生命之歌和遗传之歌的乐谱是什么样儿?音乐家们凭着七个音 符创作出那么多动人的交响乐,那么多美妙的歌,儿。那么五光十色的生命 之歌同音乐家谱写的交响乐是否有某些共同的地方呢?科学家们思索着、实 践着。 最先企图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一个生物学的“外行”,奥地利出生的著名 物理学家、近代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薛定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从奥 地利流亡到英国。坎坷的生活并没有中断他的科学研究。他用一双善于观察 物质微观世界的慧眼,观察了千姿百态的生物界。他对生物界的遗传现象感 到莫大的兴趣。生命体一代接一代地复制着自己的模型,培育出忠实于自己 形象的新的生命体,这种复制过程是那么精确,就像工厂里的工人按照工程 师设计绘制的蓝图制造机器一样。复制生命的工程师遵循着一种什么样的思 维规律在设计生命的蓝图呢?这种规律能不能为人类认识呢? 薛定谔想到了电报。 1844年5月24日,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厦的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人 们相互低声地交谈着,兴奋而又焦急地等待着一个奇迹的出现。物理学家莫 尔斯万分激动,他用颤抖的手揿动着发报机的按键,把自己发明的,用“点 点,线线”等符合组成的电文,发往64千米外的巴尔的摩城。那里的收报机 收到了莫尔斯的电码,按莫尔斯编制的电码本翻译出了电文。世界上第一份 载着文明信息的电报诞生了。以后,电报广泛应用到生活和军事上。在军事 上,为了保密,人们编制了形形色色的密码电报。点、线、两符合,收报机 里听到的长、短两种声音,竟然能够传递人们十分复杂的思想,这比音乐家 用七个音符写乐谱还要简捷得多。 那么,在生物界,是否也是用某种我们至今还没有破译的密码在传递生 命设计者的信息呢?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作了大胆的预言:“ 遗传物质有如莫尔斯电码的点和线那样,可取几种不同的状态,像用莫尔斯 电码可以记述所有的语言那样,状态变化的顺序大概是表示着生命的密码文 。生命的密码被复制,并像拷贝一样无误地传递给子孙。”P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