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科技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0.16
折扣购买: 解梦读心术
ISBN: 9787530458853
王凤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临床心理医生,央视《心理访谈》栏目特聘心理专家。中医本科毕业后在军校任教八年,转而攻读心理学硕士,博士阶段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潜心研读中医文化经典。近年来始终为部队官兵、高校学生、社会精英以及心理咨询师授课,在多年临床与教学的历练中参悟着人生种种。曾执行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心理服务任务;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宁夏卫视、《光明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特约心理专家,并为《中国妇女》、《健康时报》、《心理医生》等报刊撰写专栏。
许多人都认为一夜无梦是一件幸福的事,是睡眠质量高的 体现。但临床医生却发现,有些患有头痛和头晕症的病人,常 诉说睡眠中不再有梦或做梦的数量明显减少。检查后发现,这 些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脑部损伤,比如脑内轻微出血或长有肿 瘤等,并压迫到血管和神经。临床研究还发现:患慢性脑综合 征的老人,有梦睡眠明显少于同龄的正常老人;痴呆儿童的有 梦睡眠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 梦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研究者们做过一项试验, 叫做“梦剥夺试验”。将被试人员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 小组,两个组的人在白天接受相同的知识或技能学习,但是晚 上,对照组的人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地睡觉,而试验组的人在即 将进入梦眠状态时就会被强行叫醒。试验结果发现,试验组的 人尽管在学习中勤奋努力,但学习成绩却比对照组差很多。 做梦的过程是大脑对接收到的外部信息进行整理的过程。 学习理论认为,大脑必须把接收到的新知识和以前拥有的旧知 识进行链接,知识才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那些没有和旧 知识链接上的新知识很快就会脱失,被大脑忘记。这样的链接 和整理过程,很多是在睡梦中进行的。如果没有梦,就意味着 失去了这个整理的机会,大脑将接收到的信息很快忘记了。 人的大脑在睡梦中变得特别活跃,这一点可以从临床监测 到的睡梦状态下的脑电波得到证实,做梦时人的脑电波快速而 紊乱,其强度有时会超过觉醒状态下的脑电波。 另一方面,做梦是潜意识状态下的一种活动,这可以有效 避免意识的干扰,打破日常惯有的思维定式而获得新的灵感。 许多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创作灵感,都来自梦 的启示。例如,和同事之间发生了一件小小的不愉快,产生了 委屈情绪,意识就会寻找机会解决,终于,在吃午餐的时候, 机会来了,于是有意坐到这位同事身边,和他沟通一下,原来 是场误会,几句话就使心头的委屈情绪烟消云散。但是,有些 情绪却可能复杂得多,无法简单地被处理掉,这时便需要依赖 梦。例如,一个职员天天被一个无良领导痛骂,无论怎样沟通 都无济于事,骂下属已成为这个泼皮领导生活中的乐趣之一。 怎么办呢?一时又摆脱不了这个处境,这位职员就只能在梦里 发泄,晚上做梦就是一阵打打杀杀。第二天再上班,明知要挨 骂,依然也能硬着头皮去,反正你在白天骂,我在晚上杀,各 领风骚八小时。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