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诗人(精)/跟大师学国学

中国八大诗人(精)/跟大师学国学
作者: 胡怀琛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6.70
折扣购买: 中国八大诗人(精)/跟大师学国学
ISBN: 978710111814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楚辞》的第二种特点,就是说牢骚话,表现孤 僻的性情。说牢骚话,在《国风》、《小雅》里也有 的;后人拿诗歌发牢骚,不单是受了屈原的影响。表 现孤僻的性情,在《诗经》里没有的;在《楚辞》里 ,却随处表现出他自己孤僻的性情来。如云: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又云: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垮以练要兮,长颇颔亦何伤。 又云: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时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成之遗则。 又云: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吾不知其亦已兮,苟予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诸如此类的地方很多,都是充分地表现他高洁的 性情。屈原自杀,一半固由于受了环境的逼迫,一半 也由于他的天性是孤僻,不和俗人相投。这种孤僻的 性情,充分地在诗歌里表现出来,这是《诗经》里所 没有的。或者有这样的作品,也被孔子删掉了。因为 孔子要拿《诗经》做教化的工具;这样的充分表现孤 僻的性情,和处世接人,很不相宜,所以一例删掉了 。就是前节所说的神话,照理在初民时代的诗歌里, 也不能没有。《诗经》里没神话,一定也是被孔子删 掉了。《论语》里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诗歌里的神话,那有不删去的道理呢? 自从《离骚》出现以后,屈原拿他将自己孤僻的 性情,充分地表现出来。后人读了他的作品,当然要 受了他的感化,犯了传染病。其中受传染病顶深的, 要算是唐朝的孟东野(孟郊)、李长吉(李贺)二人。 孟郊的性情,非常寒酸;李贺的性情,非常幽怪 。但看苏东坡“郊寒岛瘦”四字的批评,和后人称“ 长吉是鬼才”的一句话,便可以知道了。而且孟郊、 李贺二人诗歌的外表,也是出于《离骚》。这是可以 举他们的诗来证明的。如孟郊的《巫山高》云:- 见尽数万里,不闻2声猿。 但飞萧萧雨,中有亭亭魂。 千载楚襄恨,遗文宋玉言。 至今青冥里,云结深闺门。 按《九歌》云:“令飘风兮前驱,使冻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东野从这里四句 ,化成“但飞萧萧雨”两句。又云:“云容容兮而在 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野从这里两句,化成“至 今青冥里,云结深闺门”两句。痕迹显然可见。又东 野的《独愁》云: 前日远别离,昨日生白发。 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常恐百虫鸣,使我芳草歇。 按《离骚》云:“恐匙鸩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 之不芳。”东野从这句化成“常恐百虫鸣”两句,也 极容易看得出。这样相似的地方很多,不及遍举。 再说李贺:他的《苏小小墓》一首,最容易看得 出他所受的《楚辞》的影响。《苏小小墓》的诗云: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翦。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飒。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竹,劳光彩。 西陵下,风雨吹。吹字读去声,与彩、待等字为 韵,俗作“吹雨” 非是。 按这首诗,词旨凄绝,满纸鬼气,固然似《楚辞 》中之《九歌》:而草茵、松盖、风裳、水砜,都是 《离骚》中的字眼。 本来李长吉的诗,出于《离骚》,在以前已有许 多人说过了。《渔隐丛话》曾说:“李长吉诗出于《 离骚》。”而杜牧所做的《长吉集序》,已经说道: “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不 过孟东野诗,出于《离骚》,前人却没有说过。这是 我最近看出来的。大概东野的性情寒酸,长吉的性情 幽怪;总之都是孤僻,都是不近人情,和屈原是一样 的。 再后梅尧臣的简淡,黄庭坚的生硬,又是从孟郊 、李贺变化而来的了。凡后世不近人情的个性,发表 在诗歌里,多少总和屈原有些关系。 P4-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