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旧(增订本)

北京话旧(增订本)
作者: 翁偶虹
出版社: 百花文艺
原售价: 17.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北京话旧(增订本)
ISBN: 978753066084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老年人回忆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往事,常常从一件小 东西引起。我就是从无足轻重的“洋画儿”,时时想起使 我终生难忘的三件事:一件是在亲属中和我感情最深而 夭折的韵侬表姊,一件是我在童年时期怎样懂得了小说 和戏曲一件是我在童年时期怎样能认识了鸟的种类和 市井生活。这三件事,都与“洋画儿”有关。 “洋画儿”是“洋烟画”的简称。当半封建半殖民地的 清末时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创办烟草公司,垄断中国 生产的烟草,制成卷烟,转售国人,大量的利润,流入他 们的私囊。卷烟捷便,国人趋之若鹜,弃旱烟、鼻烟而转 吸卷烟者,风靡一时。当时输入中国的舶来品,都习惯地 冠以“洋”字,如“洋布”、“洋蜡”、“洋铁壶”、“洋袜子”。约 定俗成,也把卷烟叫做“洋烟卷儿”,或简称“烟卷儿”。 “洋烟卷儿”每盒十支,各有商标,分上、中、下三等。上等 的是“老刀牌”、“三炮台”、“丁字牌”、“顶球牌”、“黄金 龙”、“白金龙”:中等的是“大前门”、“大联珠”、“红锡 包”、“哈德门”、“翠鸟”、“大美丽”、“金鼠”、“菊牌”;下等 的是“大婴孩”、“小鸡牌”。西商为了营业竞争,吸引顾 客,在上、中等的烟盒里,各附画片,随烟奉送。画的内 容,都是生活中习见习闻的历史人物、小说人物、戏曲人 物、风土世态、花卉翎毛、文物名胜、成语谚语。或用工笔 重彩,或用水粉油画,或用像真摄影。分门别类,彩色、单 色,印制极精,颇有艺术风味。因附庸于“洋烟卷儿”内, 所以称之为“洋烟画”,简称为“洋画儿”。 吸烟的人,欣赏洋画儿者极少,一般都把它丢与自 己的儿女或亲友的儿童。当时。儿童的文化艺术生活,贫 乏得可怜。初得洋画儿,视为玩物,积存既多,渐感兴趣。 加以同学邻友,各出所有,互相炫 耀,评朱论紫,以有易无,由一张而 思集全套,以一种而广搜他种,渐渐 地养成一种“集洋画儿”的艺术活 动。在这种活动中,儿童们从洋画儿 的内容上,博得了许多历史人物、小 说人物、成语谚语、风俗习惯、文物 古迹以及动植物等一般常识。 我最初接触洋画儿,是在一九 一四年,时年四岁。春秋佳日,常到 外祖母家中去住。表姊韵侬,长我八 龄,她虽然只有十二岁,因为发育健 全,在我的心目中。她已是个亭亭玉 立的大姑娘了。当时我的表兄少亭、 少森,都已学戏,少亭习老生。少森 习武生,髯口、马鞭、刀枪把子,应有 尽有。我童年好奇,总想摸弄着玩 耍。表姊怕我失手损坏,便拿出她储藏的洋画儿,哄着我 玩。第一张映入眼帘的是“大前门”烟中的“中国成语 类”。画面上画着一棵大树,一股泉水,两个儿童,一个指 着自如匹练的清泉,一个指着盘曲纠结的树根。我不懂 画面的内容,表姊便指着洋画儿教我认识了“水有源头 木有根”七个字。并解释说:“这是一句成语,意思是不论 什么事物,都有它的根源,就像大树必有根柢。大水必有 源头一样。”可以说,从这张洋画儿,我开始认识了字,也 开始懂得了什么叫成语以及成语的意义。她收集的这种 洋画儿很多,陆续地送给了我,什么“雁来秋色新”、“小 姑做鞋嫂有样”、“昔孟母,择邻处”、“六月卖毡帽”、“三 天打鱼,两天晒网”。另外还有“丁字牌”的“水浒人物”, 什么“大刀关胜”、“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豹子 头林冲”、“行者武松”、“鼓上蚤时迁”、“霹雳火秦明”。 “老刀牌”的“古人”,什么周武王、姜子牙、介之推、楚霸 王、赵云、张飞、黄盖、孔明、铫期、马武、秦琼、尉迟恭、常 遇春、胡大海。当我从表姊口中知道了这些洋画儿中的 人物,爱不释手地玩弄的时候,韵侬表姊时常问我:“你 将来长大了,想当哪一种人物?”我未即回答,反问表姊 喜欢哪个人物,表姊说她最喜欢赵云,我就迎合她的心 理,冲口说出:我将来要当赵云。表姊笑了,把我揽在怀 里。拍着我的肩膀说:“你真聪明!” 也许自尊心是人的天性。在刚刚解事的童年,就爱 听旁人夸赞自己聪明,何况夸赞我的,又是我心目中最 爱慕的表姊。从此,表姊的声容,深深地印在我心里。爱 屋及乌,睹物思人,她送给我的那些洋画儿,珍惜而藏者 数十年,直到“史无前例”的时候,才在“抄家”中全部失 去。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