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艾略特的父母在他出生时都是四十五岁,在他 眼中像“先祖”一样遥不可及,他亲近自己唯一的 兄长、长他九岁的小亨利·韦尔·艾略特,以及长 他十一岁的姐姐玛丽安。他们的父亲亨利·韦尔· 艾略特(Henry Ware Eliot)风度高雅,喜爱艺术与 音乐,嗅觉敏锐。他就餐前有先闻味道的习惯,也 能嗅出五个女儿里谁拿了别人的手帕。他靠批发食 品杂货起家,后来在生产醋酸的生意里破了产。尽 管最终靠制砖东山再起,但他始终活在父亲威廉· 格林利夫·艾略特的阴影下:他的父亲拥有过人的 经济头脑,人们常说若非他受到感召领受神职,那 么密西西比河西岸的一切都将归他所有。亨利的自 传并不以想象见长、其中呈现的是个埋头苦干的人 ,颇为自己的勤奋与孝道而自豪。他刻意为之的时 候也有活泼的一面。比如在孩子的煮鸡蛋上画鬼脸 。他夸艾略特是个谦逊温柔的孩子,但从不夸他有 前途,因为他成绩平平(大多得C),看不出有什么潜 在的天分:这让艾略特“气馁”极了。 母亲对他的关心或许要多得多。她对他平等相 待,他则对母亲报以热爱。后来,悲惨的婚姻把他 和母亲隔绝开来,艾略特在阴沉的英格兰捱过战争 年月,回忆里却是圣路易斯家中天花板上跳动的壁 炉的火光,他躺在床上,母亲挨着他,给他讲《小 裁缝》的故事。现有资料里,艾略特最热烈的情感 表达来自一本《联邦群像》(Union Portraits)的 扉页,他将这本书“连同无穷的爱”送给他的母亲 。他情操高尚、居易行简的母亲夏洛特·尚普·斯 特恩斯(Charlotte Champe Stearns)教育子女日善 其身,“充分发挥自身每一样能力,遏制每一点恶 的苗头”。 艾略特最初十六年生活的城市在世纪之交以商 业欺诈、排污不力与硫化烟雾闻名。但他仍表示“ 我很高兴自己出生在圣路易斯”。后来每当他回忆 起圣路易斯,首先想到的都并非它的污点,而是撇 开这些不快的童年回忆:密西西比河浩浩汤汤、沃 荡动摇的节律(“河在我们之中……”),新年里鸣 响的汽船,1892、1897、1903年泛滥的河面上“满 载死去的黑人、奶牛和鸡笼的货船”,和六岁的他 讨论上帝存在、带着他去洛卡斯特街与杰斐逊大道 路口一座本地天主教堂的爱尔兰乳母安妮·邓恩。 “我喜欢极了,”艾略特回忆说,“灯光、彩色塑 像、纸花、人烟,还有能踏在上面荡来荡去的包厢 小门。”在七岁的艾略特与面带笑靥的乳母的一张 合照上,他头上一顶神气的贝雷帽,脸上挂着淘气 的神情,安妮抿着嘴,一手搭在自己的髋部。多年 之后,艾略特在一首小诗里写过一个专擅耍把戏惹 恼乳母的顽童金·张·比尔斯(Jim Jum Bears)— —‘丽有哪位乳母被耍得四脚朝天?”这首诗回忆 了童年艾略特和安妮毫无戒心的亲密:他曾说自己 对她“十分依恋”。 二十世纪至伟大的诗人的一生。你可以完全没有读过艾略特的诗,不影响你读这本书。它可以让你充分领略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为何伟大。但这远远不够重要,不构成值得你花时间看这本书的理由。它可以让你知道人可以有的灵魂的深度,一个现代人可以离不朽多近,一个现代人可以对灵魂探索得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