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42.8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天生科学家(破解儿童语言及行为的密码)
ISBN: 9787521619270
这个三个月大的婴儿很 快就注意到了她面前动来动 去的小玩具。 她坐在妈妈的腿上,双 目炯炯有神地盯着它们。偶 尔,她的目光会被正在操纵 这些玩具的实验人员所吸引 ,但那些色彩缤纷的小玩具 就像拥有磁力一样,又把她 的目光吸引回来。 不过,不消一会儿,磁 力好像就消失了,她以自己 的方式宣布了无聊:目光一 转,看向别处。她不再盯着 这些玩具看了。 这是本次实验的最后一 个环节了。随即,实验人员 就把这些玩具回收整理好, 将妈妈和宝宝带回等候室里 。实验人员简单地解释了实 验的内容,这是一个有关“ 类比抽象”的实验。这项实 验主要是探究三个月大的婴 儿的信息处理能力,他们是 否已经可以胜任处理“类比 关系”。 乍一听,婴儿与“信息处 理”这个词听上去像是八竿 子打不着的关系。婴儿床里 这个胖乎乎、粉扑扑的小天 使,与“信息处理”这个抽象 、冰冷、机械的概念之间, 能有什么联系呢? 但是,如果我们接受认 知心理学所采用的中心思想 ,即“心灵即计算机”,那么 ,将婴儿的一举一动看作信 息处理能力的表现,就没有 什么好奇怪的了。 “心灵即计算机”的比喻 ,来自认知心理学中的“心 灵的计算理论”,它诞生于 心理学20世纪中叶经历的认 知革命。在这一理论中,人 的心灵就是一个计算系统— —无论是在耳边低语的夏日 微风,还是在眼中闪闪发光 的璀璨繁星,我们所感知的 一切,所听、所闻、所尝、 所触;我们所思考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