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孩子内在生命的成长

滋养孩子内在生命的成长
作者: (美)琳达·兰提尔瑞|译者:方菁
出版社: 华夏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4.60
折扣购买: 滋养孩子内在生命的成长
ISBN: 9787508086309

作者简介

方菁,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福特奖学金获得者。曾在国际儿童组织Right To Play工作,用运动的方式促进儿童发展;曾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基础研究工作,著有《和水宝做朋友》、《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分别由壹基金及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支持出版。 琳达·兰提尔瑞,是一名富布赖特学者、心理教育主讲人、国际知名情商学专家、冲突与危机处理专家。拥有超过40年的一线教育经验,美国“抗逆力研究会(The Inner Resilience Program)”负责人、美国“促进社会情绪能力学习合作组织(CASEL)”联合创始人。

内容简介

2001年9月11日,在纽约曼哈顿中心的一所学校 ,没有人能预料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超过5000名 在校学生和200多名老师会面临生命危险。这是开学 的第六天,大部分班级已经适应每天的日常学习:大 家打开书包,互相问候。实际上,在听到第一声巨响 时,大家都没觉得奇怪,因为这是纽约忙碌早晨的常 态,老师们正打算开始一天的工作。第二声巨响时, 周围的建筑被震动并产生巨大的回响。这时,有人目 睹了窗外正在发生的事情。校长和老师们也开始收到 支离破碎的信息。上千名学生焦灼地看着大人,大家 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个非同寻常的事件中。 在场的成年人知道,不管怎样,唯一正确的决定 就是让自己和孩子们保持冷静。他们把孩子们集中在 体育馆或者餐厅,然后把彩笔和纸张发给孩子们,让 他们画出在阴霾降临前的景象。孩子们画出了世贸大 厦的双子塔,还有他们想象出来的降落在窗户边的小 鸟和蝴蝶。 大人们对恐怖袭击事件的进展知之甚少,根本不 知道接下来做什么。督导们在一公里外指导着学校的 工作人员在通信中断前做各种准备。只是督导们无法 想象全校师生经历的事情和所见的场景。在极度的不 确定和危险中,大人们做了最后的决定:带领孩子们 撤离学校,逃离到更安全的地方去。 一出学校,他们就被黑烟和尘土包围,他们手牵 着手奔跑。老师带头唱起了熟悉的圣歌和歌谣,期望 能让孩子们从恐怖场景中摆脱出来。很多女教师脱掉 了高跟鞋,快速奔跑。后来,一位三年级的老师回忆 :“我和两个8岁的孩子拉着手,使劲跑,我们飞奔 在人流中,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在人流中往前 冲。两天后,一个孩子对我说:‘知道吗,连狗也被 吓傻了。”’ 尽管当时碎片四溅、混乱嘈杂,处处笼罩着恐怖 情绪,所有老师和孩子却奇迹般地毫发无损。那个时 刻,对孩子的保护使命激发了老师们的勇气、镇定和 内在智慧,并让大家一起成功地渡过难关。孩子们目 睹了可怕的场景,经历了漫长艰难的安全转移,有一 点是他们坚持的:把所见的任何一幕幕灾难转化成新 的意象,例如他们把从双子塔落下来的尸体当作正在 飞翔的小鸟。 这群师生之所以能勇敢面对灾难,渡过难关,绝 不是因为上一次的标准化的考试成绩让他们有多出色 ,而是因为在那天,在面对人生考验时,他们调动了 内在力量,这些储备远远超越了理论和知识层面。校 长、老师和学生们能将内在的力量与智慧连接在一起 ,在身陷险境时依然保持镇静和沉着。正是在那种既 平静又警觉的内在状态下,他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脱离险境。 那天,我和其他人一起在曼哈顿安置点为老师和 学生提供支持。一切都让我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生命中真正的考验随时会降临在孩子身上,这已超出 了成人控制的范围。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能力保护孩 子,那么问题就转化了:如何让孩子获得自我保护的 能力呢?如何帮助他们用内在的力量武装自己,去面 对生命中的巨大挑战和机遇?我们能创造一种“生存 方式”教育系统来支持身陷风险中的老师和孩子,帮 助他们保持镇定平和吗? 我们毋庸置疑老师和孩子们表现出的内在力量, 而更为重要的事情发生后,我们应该如何填补他们为 之消耗的内在资源呢?现代生活中,积累在孩子身上 的压力日益增大,如何协助孩子建立缓解压力的习惯 ,让他们持续地保持身、心、灵的平和呢? 2002年6月,一个亲历“9·11”恐怖袭击现场的 小男孩回忆当年的场景:他的学校距世贸大厦仅一个 街区。他望着老师的眼睛,真诚地说:“我永远不会 忘记那天您牵着我的手,一刻都没有松开。”这让我 们这些肩负教育责任的人认识到:在帮助孩子构建起 内心安全感之前,我们绝不能松手。这也说明培养孩 子内在的生命有多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拥有 强大的内心,从而迎接未来的挑战。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