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讲国学(精)/大师讲堂

辜鸿铭讲国学(精)/大师讲堂
作者: 辜鸿铭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2.30
折扣购买: 辜鸿铭讲国学(精)/大师讲堂
ISBN: 9787512643482

作者简介

辜鸿铭(1857—1928),原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生于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他学贯中西,精通九国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国学的中国人。代表作有《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牛津运动》等。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 价值。在我看来,如今要想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最 应关注的问题不是其所建造的或能建造的城市是如何宏伟 ,建筑是如何华丽,道路是如何通达;不是其所制造或能 制造的家具是如何典雅舒适,仪器、工具或者设备是如何 巧妙实用;甚至也与其创造的制度、艺术和科学无关:为 了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应该探求的问题是人性类型 ,也即这种文明产生了什么类型的男人和女人。事实上, 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是文明的产物,正是它揭示 了文明的本质和个性,可以说,揭示了文明的灵魂。如果 文明造就的男人和女人揭示了文明的本质、个性和灵魂, 那么,男人和女人使用的语言则揭示了男人和女人的本质 、个性和灵魂。有句关于文学创作的法国谚语如此说道: “风格即其人。”因此,我把三件事:真正的中国人,中 国妇女,中国语言——作为本书前三章的标题,以此来解 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 作为对这些论题的补充,我将另用两章来揭示在这个 问题上被视为权威的一些外国人,他们是如何以及为何不 能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语言的。著有《中国人的性格 》一书的阿瑟·史密斯,在我看来他就不理解真正的中国 人,因为,作为一个美国人——他无法深刻地理解真正的 中国人。翟理士博士,他被认为是真正的汉学家,在我看 来也并不真正理解中国语言,因为,作为一个英国人,他 不够博大——他缺乏哲学的远见以及因之而生的博大,我 原本想把我写的对于濮兰德和白克豪斯著名的关于前清皇 太后的著作的评论文章收入本书,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该文 章的复件,此文大概四年前发表在上海的《国家评论》上 。在那篇文章中,我认为,像濮兰德和白克豪斯那样的人 ,他们没有也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妇女——中国文明所造 就的最高贵的女人,即清朝皇太后,因为濮兰德和白克豪 斯这样的人不够淳朴——思想不够率真,过于精明计较, 像现代人那样,拥有的是扭曲了的理智。实际上,为了理 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精深、博大和淳 朴的特性。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个特征就是 :精深、博大和淳朴。 毋庸讳言,美国人难于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 ,因为一般说来,美国人博大、淳朴,但不精深。英国人 无法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一般来说,英国 人精深、淳朴,但不博大。德国人也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 人和中国文明,因为一般来说,德国人,特别是受过教育 的德国人,精深、博大,但不淳朴。法国人一一正是法国 人,在我看来,能够理解并且已经最好地理解了真正的中 国人和中国文明(欧洲语言书写的关于中国文明的精神的最 好著作是G.E.西蒙的《中国城》),他曾是法国的驻华领 事。剑桥的洛斯·狄金森教授,亲口对我说,正是本书激 发他写了著名的《某个中国人的来信》。没错,法国人没 有德国人天性的精深,没有美国人心灵的博大,没有英国 人心灵的淳朴一一但是法国人,一般来说,拥有一种远胜 于以上提到的各国人的思想品质一一这种思想品质,比别 的任何东西更有助于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