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烈事迹读本(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胶东*区副司令员 陆升勋(1907-1942),山东昌邑人。八路*胶 东*区副司令员。1942年12月,在莱阳县孙家夼与* 伪*激战中壮烈牺牲。 陆升勋1907年10月30*出身于山东省昌邑县卜庄 乡大陆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7岁在本村私塾 就读,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毕业后,又 考入青州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学校期间,他博 览群书,尤其喜爱文史,并练就一手刚劲有力的好字 。他还经常阅读《向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 到深刻启迪,思想境界不断提升。 1925年,*本帝主义在上海制造了轰动全国的五 卅惨案。为支援上海反帝爱国运动,山东省立四师进 步师生走出校门,到街头、集市演讲和散发传单,揭 露和声讨*本帝国主义勾结封建*阀残害上海工人的 滔天罪行。陆升勋**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也是** 次参加这样的斗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他看到了群 众的力量,看到了祖国的希望,也使他认识到要救国 救民,光靠在学校读书是不行的,必须到民众中去, 发动和组织民众进行斗争。 1927年4月,***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到处捕杀***员,残酷镇压革命群众。昌北地区的 农民协会也被国民**强行解散,陆升勋被通缉。在 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离开家乡,由朋友介绍到潍北 。不久,*本帝国主义在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 陆升勋听到这一消息后,**气愤,他带领夜校学员 ,到集市散发传单,抗议**的滔天罪行,揭露国民 *反动派崇洋媚外的卖国行径。 1929年,中共寿光县委遭敌破坏,县委负责人赵 一萍为躲避敌人的追捕,暂到昌邑、掖县一带从事革 命活动。他听说陆升勋为人耿直,有爱国热忱,并组 织过农民协会,在当地颇有影响,于是托人介绍和陆 升勋见面。通过交谈,发现两人志向相同,只恨相识 太晚。两人从帝国主义强制中国**签订**辱国的 不平等条约,谈到**的命运和有志青年的责任等。 这些谈话使陆升勋很*启发和鼓舞。 1931年,*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 国东北三省。此时,他经赵一萍介绍到山东(邹平) 乡村建设研究院去学习。学习期间,他在***员赵 一萍和鹿省三的帮助下,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1936年夏,经赵一萍、鹿省三两人介绍,陆升勋加入 了中国***。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陆升勋**组织派遣, 与中共昌邑县县委**张智忠取得联系,在中共鲁东 工委**季方华的领导下,宣传抗*救国,组织发动 群众,重新恢复青年夜校,为组织抗*武装做了充分 准备。 1938年12月,八路*山东纵队成立,陆升勋调任 山东纵队特务团团长,直属山东纵队司令部领导。当 时,沂蒙山区是山东*政领导机关的所在地,是山东 省抗*根据地领导中心,也是*寇“扫荡”的主要目 标。1939年6月,**2万余人,兵分10路侵入沂蒙山 北部地区,企图“围歼”我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指挥 机关。陆升勋率特务团在山东纵队首长的指挥下,与 其他支队协同作战,内外线配合,声东击西,打击敌 人的薄弱点,与敌人进行激烈的斗争,多次打退了敌 人的进犯,使山东纵队领导机关得以安全转移。 同年9月;陆升勋调任**支队司令员。不久,他 收到家中二姐的来信,得知母亲和妻子相继去世,父 亲因过度悲痛和思儿心切亦病倒在*。信中转告了父 亲的嘱托:“父望在有生之年,再见儿一面,将家事 和两个孩子交付,就了却心事了。”陆升勋阅罢二姐 来信,思绪万千,坐卧不宁。他想,当前战斗任务十 分繁重,每天工作到深夜,无论如何也抽不出空回家 探亲。他只好给二姐回信,把家中的事情和两个孩子 托付二姐照管,并请二姐好好安慰老人:国难当头, 为儿难以忠孝两全! 不久,陆升勋调任鲁中第2*分区司令员。在此 期间,他经常率领工作组深入基层,召开县、区干部 会议,指导抗*政权的建设。在不长的时间内,蒙阴 、沂水的各区、村先后建立起青救会、妇救会、自卫 团等群众组织,进一步密切了*民关系,提高了广大 民众抗*救国的热情。 1941年10月,陆升勋调到山东分局***校学习 。1942年5月,学习期满后,被分配到沂蒙专署任专 员,并兼任*组**。他到任不久,**对沂蒙山区 开始了大规模“蚕食”“扫荡”。他深入基层,指导 群众坚壁清野,开展艰苦的反“蚕食”斗争。 1942年10月,陆升勋调任胶东*区副司令员。12 月8*,在赴任途中,行至莱阳县孙家夼时,遭*伪 *包围,激战1个多小时,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5岁 。青纵英烈 陈子斌(1**9-1942),河北深县人。八路*第 l29师新编4旅10团团长。1942年4月,在威县遥安镇 掩护旅直属队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 陈子斌1**9年生于河北省深县陈屯。少年时便心 志高远,有强烈的求知欲。父亲是一位农民,在家开 了个油坊,全家省吃俭用,勉强挤出钱供他在本村私 塾读书。陈子斌刻苦用功,勤奋好学。后来由于生活 所迫,弃学和父兄一起劳动,但他仍然坚持刻苦自学 。 1937年,抗*战争爆发。陈子斌出于爱国义愤, 动员组织了当地一些贫困农民、知识分子、豪侠之士 等,参加了段海洲组织的青年抗敌义勇*团,被任命 为副司令,抗击*寇,保家安民。当年冬天,该部移 驻到武强县,并以此为基地,主要活动在深县、武强 、饶阳、安平、献县、交河、衡水、冀县、新河一带 。1937年冬到1938年春,在交河县几次与*伪*进行 的战斗中,缴获了不少**,队伍也很快发展壮大到 几千人。 1938年5月,青年抗敌义勇*团改编为八路*129 师青年抗*游击纵队(简称“青纵”),陈子斌任青 纵2团团长。1938年8月,129师独立旅与青纵合并, 撤销了独立旅的番号,仍称青纵。原独立旅2团与青 纵2团合并,陈子斌仍任2团团长。原独立旅2团又从 769团抽调两个老红*连队,后又陆续调来一些老干 部,青纵2团面貌一新。在两度改编中,原青年抗敌 义勇*团中的上层人员有的动摇逃跑了,而陈子斌立 场坚定,旗帜鲜明。他拥护***、八路*的领导, 积极说服内部的保守分子,接*八路*的改编。他不 但积极工作,而且与八路*干部相处融洽。1940年, 青纵2团改为新4旅10团,陈子斌仍任团长。 1940年,陈子斌加入了中国***。1940年夏, 一个中队的伪*和二十几个**押送7辆-运送布匹 、香烟等物资的汽车在邯郸至肥乡公路上疾驶。陈子 斌带领部队隐藏在路边的沟里,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 ,一声令下,突然开火,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他们烧 毁了敌人的全部汽车,毙伤敌20余人,活捉几十人, 并缴获了一些**和物资。在战斗中,陈子斌冲在前 面,又喊又杀,手臂*了伤。当*下午,附近的敌* 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将10团包围。陈子斌临危不乱, 正确部署,并亲自带领部队向敌人猛冲,全团无一伤 亡,胜利突围,安全转移。 由于**推行“蚕食”政策,1941年年底冀南平 原根据地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困难形势,抗*根据地大 片大片地变成游击区。在敌人挖沟开河、修公路、筑 碉堡等分割封锁的政策下,抗*根据地被分割成大小 不等的格子网,每一块*大不超过纵横数十里。1942 年年初,敌人又依托已有的点线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压缩”和“蚕食”抗*根据地,以达到压迫聚歼八 路*有生力量,*后摧毁抗*根据地的目的。 同年4月29*,**纠集由同蒲铁路新调来的41 师团和独立**、第7、第8、第9等混成旅团各一部共 计1万余人,加上伪*几千人,对第6*分区武城以北 、第4*分区之邢(台)济(南)路以南两块抗*根 据地展开**大规模的“铁壁合围”。八路*旅直属 队和10团、11团被围在邢(台)济(南)路南的香城 固、下堡寺一带。当时,陈子斌率领的10团驻扎在威 县东南下堡寺以北杏园附近。29*拂晓,得到情报: 近 ***有不少汽车由西开向威县,汽车上有盖布 ,看不见装载的是什么,可能是运兵。此后不久,陈 子斌的10团便同**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当时旅直属 队转移到遥安镇不久,10团2营已靠近旅直属队。为 了掩护旅直属队向**围,陈子斌率领团直和2营, 在轻重机*掩护下,以***、刺刀与敌人展开肉搏 战,杀开了一条血路。旅参谋长陈明义率旅直属队一 部和电台通讯队冲出。陈子斌带领部队且战且退,顽 强抗击,浴血奋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在激战中, 陈子斌壮烈牺牲,时年43岁。 全国解放后,为了缅怀英烈,激励后人,*和人 民**在陈子斌等烈士牺牲的地方建立了冀南“四二 九”烈士陵园。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