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持风雅有春工(蔡正仁)/海上谈艺录

总持风雅有春工(蔡正仁)/海上谈艺录
作者: 钮君怡
出版社: 上海文化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总持风雅有春工(蔡正仁)/海上谈艺录
ISBN: 978755350514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生只为昆剧 时间:2014年10月-12月 地点:蔡正仁寓所 *访人:蔡正仁 采访人:钮君怡 艺术 钮君怡(以下简称钮):蔡老师,我们知道昆剧 小生虽然是一个行当,却要饰演各种各样的男性角色 ,有少年书生,也有暮年帝王。书生,要求具备书卷 气,这也是您的老师俞振飞大师*为人所称道的;帝 王,要求有雍容堂皇的气度,您又被人称作“活唐明 皇”。请问,您是怎么琢磨人物,培养这种舞台气质 的呢? 蔡正仁(以下简称蔡):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气 质的问题,不是故意学故意练就会有的。俞老的书卷 气,那是一*,我学得不够。俞老出身书香门第,从 小*熏陶,满腹诗书,在台上自然流露出书卷气。他 不是演的,那是他本身就具有的,也不是哪个老师教 出来的。其实,俞老的“书卷气”是因为演京剧小生 而被人称道的,因为他掌握了几十出昆剧小生戏,再 演京剧小生,就显出优势。因为昆剧本身就是一个充 满书卷气的剧种。 昆剧的小生戏,尤其是巾生戏,无论是表演,还 是唱念,无处不体现着“书卷气”。我想强调的是, “书卷气”是完整的人物气质,是演员唱、念、做、 表融为一体所体现出来的舞台气质,并不是单纯哪一 个动作、哪一个眼神表现书卷气。还有,表现“书卷 气”必须自然舒服,如果故意为之,或者说故意做某 个动作,就会给人感觉生硬、呆板。“不舒服”,是 书卷气的大敌。 钮:那么这种完整、自然的“书卷气”怎么培养 呢? 蔡:我认为主要是两条,一是深厚的基本功,二 是对人物的深刻理解。 昆剧有**规范、系统的唱、念、做、表,而且 不同人物不同行当,都有相对固定的表演方式和演唱 方法。前辈演员已经设计好了,巾生是这样的动作, 官生应该是那样的动作,出场、走路都不一样。比如 说拉山膀,小生的手伸出来应该四指自然并拢,与大 拇指形成一个弧度,自然潇洒。不能五指张开,五指 张开就是花脸动作了。比如说走台步,大踏步、高抬 腿、摇头晃脑,那一定不是书生。青年书生,他的步 子一定很有分寸感,离开地面也不会太高,哪怕他非 常兴奋、激动,都必须有分寸。大官生,演皇帝,步 子就要大方稳重有气势,无拘束,感觉整个世界都是 属于他的。这就是昆剧的程式,来自生活,加以艺术 夸张和美化,形成了各个行当的程式。基本功里当然 还包括演唱,虽然说都是小生,但巾生和官生的演唱 是有很大区别的。你基本功练好了,自然就有几分像 了。 从内在来说,是对人物的深刻理解。你演唐明皇 ,基本功很好,动作很帅很有气势,但是你对这个人 物理解很粗浅,仍然无法塑造一个完整的成功的唐明 皇。昆剧的每一句唱、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是 有内容的,都是从剧情和人物出发的。揣摩透了,表 演出来就会自然生动感人。我们有时候也会听到有人 评价:这个小生在台上怪怪的。为什么会“怪怪的” ?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动作、眼神学得不够规范,不够 完整,或者是死搬硬套,没有内容。 深厚的基本功加上对人物的深刻理解,是表现出 “书卷气”“帝王气”的关键,也是演好人物演好戏 的关键。 钮:我知道有很多昆剧演员都学习书法、古琴, 您觉得对培养舞台气质有帮助吗? 蔡:当然有帮助。如果一个小生演员在具备以上 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多读书,学习一些其他艺术形式 ,自然*好,从自身气质上靠近“书生”,所谓“腹 有诗书气自华”。你能使用的艺术手段多了,也有利 于*好地理解剧本和人物,有利于舞台表演和创作。 所以,演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但是,本 末不能倒置。 钮:我们知道除了《长生殿》《牡丹亭》,您还 擅长演出《写状》《乔醋》《评雪辨踪》这样“接地 气”的戏,带点喜剧气氛,人物也**可爱,用现在 流行的词就是“萌萌”的。您觉得,演这样一类角色 的关键是什么? 蔡:是的,这类戏我演得也很多,《跪池》也算 这一类。其实昆剧里有各种各样类型的剧目和人物, 不仅仅有《长生殿》《牡丹亭》。从人物行当来说, 《写状》的赵*和《乔醋》的潘岳是小官生,《评雪 辨踪》的吕蒙正是穷生,《跪池》的陈慥是巾生。这 几个戏看似很轻松,其实学问很大。要让观众看着觉 得既合情合理,又可爱舒服,**难。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