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5.18
折扣购买: 论语讲义/李里草堂国学系列
ISBN: 9787563367214
李里,人称长衫先生,著名国学学者。《名家论坛》主讲讲师,《百家汫坛》力邀讲师。长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等学府讲学。 自幼从文游艺,深爱中华传统文化。四方游历,遍访高贤名士,求习儒释道医诸学;又于乡间务农、藏经楼整理经书、报馆校对文稿、中小学教授学生。二十六岁入四川师范大学任教至今。 本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纯正国学的宗旨,在国内外众多国学爱好者和热心者的支持下,创力公益书院——传薪书院。 著有《沦语讲义》《蒙书讲义》《竺霞法师传》等。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第一句是“子曰”,是孔子说的话,为什么第二句是“有子日”呢? 有子是孔子的弟子,姓有名若,叫有若。在《论语》当中只有三个人称“ 子”,凡是“子日”都是指孔子说,另外两个称子的,一个叫有子,一个 叫曾子,曾子名参。除孔子外只有这两个人称子,其他人称子张、子游、 子路、子夏、子贡等,不称贡子、路子……为什么?因为相传《论语》主 要是有子和曾子的弟子整理出来的,所以弟子们把他们的老师也称作子, 而其他那些师叔,只叫子什么、子什么,就不叫什么什么子了。不是所有 人都能称子的,要有崇高的道德境界、深厚的学问才能称子。曾子是孔子 的弟子里面年龄最小的一个,他比孔子小四十六岁的样子,最后传孔子道 的人就是曾子,曾子著了一篇书,就是《大学》。 第一句是讲学,人不能无学,学什么呢?要学着做君子,成为君子的 条件是什么呢?有子这句话就是讲做君子的条件。有子日,“其为人也孝 弟”,做君子首先就要“孝弟”,“孝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根本。“孝 ”的象形文字是“□”,我们先看“老”字的写法:“□”,这是“毛” 的象形文,在旁边加一竖“□”,表示人,下面是个“化”字。“化”字 最早就写成“□”,而此字是将“人”字倒过来写,“老”字象形文字即 “□”。把人倒过来就是事物发生了变化,人的毛发下加一“化”字,表 示一个人的毛发发生了变化,由黑变白,青丝变白发,这就是“老”字。 将“老”字下的“匕”字换成儿子的“子”,就是“孝”,以子承老即为 孝。老人老得走不动了,儿女去照顾他,服侍他,这就是孝。孝的第一层 意思,以子承老。还有一层意思,如果这个“孝”字没有“子”,也不成 其为孝了,孝必须要有子,没有子就不是孝。所以孟子说“不孝有三,无 后为大”。“不孝”有哪三种呢?第一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第二是家 贫亲老,不为仕禄;第三是不娶无子,绝先祖祀。意思就是无原则地刻意 迎合父母亲的各种愿望,结果陷父母于不义;家族贫寒,父母又老了,还 不出去做官挣钱以养父母;不娶妻,或娶妻无子,断绝了对祖先的祭祀。 不孝顺有三种,无后是第一。孝首先要有子,要有儿女,要儿女来照顾老 人,这才是孝。再来看“弟”字,弟的象形文字是“□”,中间这个东西 是牛皮筋,是绳子,用绳子来捆东西就是弟。捆东西总是一圈一圈地捆, 一圈一圈地捆必然就有先有后,弟的本意就是指的次弟,即先后的意思, 有先有后就是弟。而次弟先后又有一层意思:哥哥和弟弟之间,总是哥哥 在先弟弟在后,于是“弟”又引申为哥哥弟弟的弟。从绳子的先后引申出 人的先后,先的就是哥哥,后的就是弟弟。“弟”在这里读做ti,后来写 作“悌”,表示弟弟尊重哥哥,妹妹尊敬姐姐。有子说,为人就要讲孝弟 ,要尊敬父母,尊敬兄长。孝弟,这是人的根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 犯上者,鲜矣”,一个人如果懂得尊敬师长,懂得尊敬父母、尊敬兄长的 话,他就不会去犯上。“犯上”就是冒犯长官。如果他很孝顺,很尊重兄 长的话,怎么还会去冒犯长官呢?“鲜矣”,“鲜”就是少的意思。这句 话意思是,一个人尊敬长辈,尊敬父母、兄长,还会去冒犯长官,这种人 太少了。“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他连长官都不会去冒犯, 怎么会去作乱呢,这样的人是没有的。“君子务本”,这是这一句话的核 心。“务”就是追求,君子追求根本。务本,这个“本”字,一个树木的 “木”,下面划一横,代表树根。树的下面是根,根本根本,本就是根。 我们看一棵树的枝叶,就要看它的根,它的根决定了枝叶的生长,枝末和 这个本是不能分开的。如果在这个“木”的上面划一横,就表示树梢—— “末”,末梢的末。还是这个“木”字,中间加一横是什么字啊?“朱” 字。为什么是朱呢?因为把树皮剖开,会发现里面是红色的,树木的树心 都是红质地的,朱红,意思就是红色。在《说文解字》里,以“木”为偏 旁造的字有400多个。君子务本,君子要追求做人的根本。“本立而道生” ,根本立起来了,人生的大道自然就生发出来了。就像一棵树,根长好了 ,枝叶自然就长出来了,道就是枝叶。那根本是什么呢?“孝弟也者,其 为仁之本与”,“孝”和“弟”就是我们做人的根本。这句话提出了儒家 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仁德的仁,这也是《论语》中最重要的精神。学,学 做君子,君子的品德是什么?就是仁德。“仁”字,一个“人”旁,一个 “二”,就是两个人的意思。随时随地你心中要想着他人,不能只顾自己 ,这就是仁德,有我有众生。你心中有了父母、兄长之后,又有了他人, 就不光是你自己了,要为他人着想,要随时想着他人,这就是仁爱之心的 根本。儒家的仁爱从哪里生发出来啊?从亲情里生发出来。因为儒家讲的 爱是次第之爱,由此及彼之爱,是可以推广开来的。从父子之爱推广到上 下级之爱,由兄弟之爱推广到朋友之爱,再由夫妻之爱推广到天下男女之 爱,是有次第的,从亲情演绎出来的。所以说“孝弟”是做人的根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根本立住了,道就生出来了。再看看这个“生 ”字,我们看每一个汉字,都要对它有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领会中华文 化的博大,每一个汉字都是有深意的,都有哲学含意。“生”字是这样写 的“□”,下面一个“土”,上面是草,土上长草就是生,生命开始了, 这就是“生”字。“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与”字读yd,这里相当于“吧”。这是人的根本吧!君子的核心是仁 德,而仁德的核心在孝弟。要论证一个概念,从正反方面论述,有子说了 什么是仁德,懂得了孝弟就有了行仁德的根本。接下来,什么是不仁德呢 ?P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