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斯大林格勒

决战斯大林格勒
作者: 王恩泽
出版社: 哈尔滨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5.00
折扣购买: 决战斯大林格勒
ISBN: 978754841503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而此时,德军在东线的状态实在不容乐观:截至 1942年3月,尽管德军建立了前沿阵地,却在莫斯科 战役中大败而归。截至1942年1月31日,东线陆军伤 亡高达万人,接近最初兵力的1/3,这种损失几乎不 可能得到弥补。1942年5月1月,南方集团军群的步兵 总数只有最初兵力的一半,中央集团军群与北方集团 军群的兵力已经下降到最初的35%。自1941年6月以 来,德军装甲部队先后损失了4200多辆装甲车辆。到 了1942年3月底的时候,德军在东线的16个装甲师只 有140辆坦克还具备作战能力。高达10万辆摩托化车 辆与20万马匹的损失,严重削弱了德军的机动能力和 后方供应能力。1942年,当南方集团军群还在展开殊 死进攻的时候,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与苏军 展开了防御性的阵地战。苏军在1941年的损失骇人听 闻,伤亡600多万人,被俘300万人,坦克损毁2万余 辆。尽管损失极其惨重,但苏军的兵力却能够得到及 时补充,并且能够对补充的新兵员进行训练。虽然这 需要些时间,但苏军仍然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幸存了 下来。 面对着这样一个烂摊子,希特勒意识到要想重新 发动攻势,就必须先摆脱莫斯科会战的阴影,恢复大 后方对自己军事天才的信心。于是,躲在狼穴内的希 特勒马上命令秘书给他安排一场演讲。他决定用自己 巧舌如簧的口才,让渐渐厌倦战争的德国人民再次激 起歇斯底里的狂热。 对于自己蛊惑人心的本领,希特勒一直充满自信 。他甚至认为政治权力的真正源泉是靠口头演说,而 不是书面文字。在早年仅仅被慕尼黑啤酒店的常客们 所熟知时,他就靠慷慨激昂的演说最终爬上了国家权 力的宝座。而他现在又需要故技重施了。他引用1812 年拿破仑大军在莫斯科城下的覆灭来证明自己的成功 ,把德军的一次惨败说成是一件了不起的胜利。正是 元首本人拯救了德国的军队甚至是整个德意志民族。 奇怪的是这一颠倒黑白的演讲,在当时的德国竞被普 遍地接受下来。此后希特勒又多次发表演讲,所到之 处无不受到欢迎。 初春的一个清晨,在一批将军的前呼后拥下,身 为第三帝国元首的希特勒出现在首都柏林的体育馆内 。面对着10000名刚刚授衔的青年军官进行了一次战 前动员式的演讲。 那一天,希特勒身着一套黑色纳粹制服,胸前佩 戴着一枚普通的铁十字奖章。当他出现在体育馆的那 一刻,场内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他用双手支撑 着讲台,略微昂着面孔,发表了他那极具煽动性的演 说。在他的演讲中,他并没有回避德军在莫斯科战役 中的失利,而是借此机会反强调说在危机来临时,他 是怎样通过一个人的力量稳住了局势,甚至还嘲弄起 德国的将领,说他们一面对危急就纷纷做了辞职的懦 夫。他那歇斯底里的狂呼使得体育馆内不时响起阵阵 掌声和狂热的欢呼,同时也如愿以偿地煽动起了这帮 青年军官的热血与激情。 此时的希特勒已经担任德国总理近十年的时间了 ,他将军政大权据为己有,手中的权力甚至超过了德 国历史上任何一届前任总理,其党卫军和秘密警察也 常常置法律于度外。同时希特勒还是军事领袖,兼任 陆军总司令。虽然国内的战争叫嚣再一次狂热起来, 但他仍然觉得不够,他还需要一纸空文,以便他可以 为所欲为地去做任何事而不受阻挡。 在希特勒看来,正是由于军队中高级将领和部分 国人的婆婆妈妈以及军政不够统一等问题的存在,才 导致了在莫斯科战场上的失利。于是,他在4月26日 来到帝国国会再次发表演讲,要求国会授予他权力, 并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可以惩罚任何德国人。今天, 在保存下来的录音带中,我们仍旧可以听到当时希特 勒歇斯底里的狂吼:“我十分期望能有这样一个决定 :在我为我们无与伦比的伟大事业的服务中,国家能 给我以权力,无论在何地,我可以以我认为合适的任 何方式采取行动。这对我们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掌声) 。无论在前线还是在国内,无论在运输部门、行政机 关,还是在司法部,必须服从一个思想,就是为胜利 而战斗(持续的掌声)。现在,不许任何人喋喋不休地 大讲他应得的权利,要让每个人清楚地懂得,现在他 们只有义务。” 希特勒不愧是不世出的演讲家与煽动者。由于战 争初期他的军事行动曾使得全世界眼花缭乱,也让德 国民众形成了他战无不胜的幻觉。哪怕是在莫斯科惨 败的消息传来后,尽管德国朝野震动极大,但他们也 不认为德军是被苏军打败的,而是因为恶劣的气候和 给养缺少才造成的失利。这使得希特勒终于得偿所愿 地获得了国会代表们的支持。从那以后,希特勒本人 就是法律,他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大独裁者。P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