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禅额尔德尼传/西藏视点丛书
作者简介
牙含章,化名康明德、马尔沙,笔名章鲁、子元等。1916年10月生于甘肃和政县。主要著作有《达赖喇嘛传》、《班禅额尔德尼传》、《无神论和宗教问题》等。主编《中国无神论史》。
内容简介
清圣祖册封伊喜嘉措之后仍然感到西藏局势不稳,拉藏汗拥立的伊喜嘉 措不得人心。为了安定西藏局势,清圣祖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册封五 世班禅罗桑益喜为“班禅额尔德尼”。据《清实录》载:“谕理藩院:‘班 禅呼图克图,为人安静,熟谙经典,勤修贡职,初终不倦,甚属可嘉。著照 封达赖喇嘛之例,给以印册,封为班禅额尔德尼。’” 据五世班禅罗桑益喜的藏文传记载:“火蛇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 年)四月,皇上特派才仁克雅大喇嘛诺布、加日郭吉等人,赍皇上圣旨前来 札什伦布,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班禅额尔德尼。并赐班禅金册一份、金 印一颗。”金印现在还保存完好,唯金册没有看到。据藏文传记载:“圣 旨”的大意是:“班禅屡代弘扬佛法、广惠众生,朕亦尊崇佛教,为众生谋 利,与尔宗旨相同,为了表示对尔之敬重,特册封尔为班禅额尔德尼,并赐 尔满、汉、藏文之金册一册、金印一颗。” 清圣祖选择这个时候册封班禅额尔德尼,显然有其政治目的,就是为了 进一步抬高班禅在西藏的社会地位,以便协助拉藏汗,稳定西藏局势。而班 禅之所以支持拉藏汗,承认伊喜嘉措为六世达赖,也和稳定西藏局势是有关 系的。 拉藏汗拥立伊喜嘉措,虽经班禅承认,但青海和硕特部的台吉等蒙古 僧俗群众仍不信奉,拉萨三大寺的宗教上层人士也表示怀疑,于是他们于康 熙五十四年(1715年),又在西康理塘地方找到了一个达赖“灵童”,请求 清朝政府予以承认。据《清实录》载:“康熙五十四年四月辛未,理藩院 题:先经青海右翼贝勒戴青和硕齐、察汗丹津等奏称:‘理塘地方新出胡必 尔汗a,实系达赖喇嘛转世,恳求册封。其从前班禅呼图克图及拉藏汗题请 安置禅榻之胡必尔汗是假’等语。”清圣祖乃遣主事众佛保“往班禅处,问 此胡必尔汗之真假”。“主事众佛保自班禅处回,据班禅称理塘胡必尔汗是 假”。而戴青和硕齐等不信,要求“亲往班禅处问其真假”。清圣祖乃命将 理塘找到的“灵童”,暂时安置在青海的红山寺居住(后又移至塔尔寺)。 拉藏汗自从杀了第巴桑结嘉措以后,西藏的政教事务均由他任命的第巴 阿旺仁钦管理。对于准噶尔方面,自恃与策妄阿喇布坦结了儿女亲家,认为 毫无问题,因此成天以喝酒度日。策妄阿喇布坦认为:“拉藏汗系嗜酒无用 之人,不足介意,羁留其子,并留达赖喇嘛、班禅之使,不令前去。”拉藏 汗之子在策妄阿喇布坦处住了三年,与其女结婚后并已生子。策妄阿喇布坦 乃派大将策凌敦多布(亦译才仁团柱)率精兵六千,以送拉藏汗之子噶尔丹 丹衷夫妻返藏为名,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春,由新疆到达西藏最西 的阿里地区。这时以前派往西藏办事的赫寿已回北京,升任理藩院尚书。赫 寿认为:“策妄阿喇布坦之奸狡甚不可信”,向清圣祖反映了情况,清圣祖 命赫寿以自己的名义给拉藏汗写信告诉上述情况,提请拉藏汗注意。 《班禅额尔德尼传》与《达赖喇嘛传达传》是西藏自治区和平解放时就进藏工作的牙含章的力作.作为早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西藏历史和社会、研究班禅世系发展的学术专著,曾对几代藏学研究者和涉藏实际工作者产生启蒙的作用,至今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