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辞书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2.30
折扣购买: 细说孙中山家族
ISBN: 9787532646197
暂无
2013年11月12曰,正好是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 ,笔者随上海中山学社学术代表团出席在台北举办的 “纪念孙中山:华人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 ”。当天晚上,在“国父纪念馆”大会堂隆重举行的 纪念孙中山诞辰音乐会——“中山经典正声传唱”。 这是一场高质量的公益性音乐会,上万人的大会堂可 谓座无虚席,充分表现出台湾民众对孙中山的敬仰与 怀念之情。主办者巧思妙想,在音乐会当中穿插与观 众的互动内容,所提问题都是关于孙中山的生平业绩 。其中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孙中山先生出生在中国 哪里?”提问刚结束,伴随着一阵阵欢笑声,许多观众 马上齐刷刷地举起手来,紧接着还响起此起彼伏的“ 广东中山翠亨村”的回答,会场顿时呈现一派活跃而 欢乐的气氛。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 山市)翠亨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丝毫没有争议的问 题。可近年我曾看到一篇令人啼笑皆非的报道,有人 通过收录在《孙中山全集》中的一份孙中山出生证明 ,考证出孙中山出生在美国夏威夷,拥有美国国籍,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了。这种 观点荒诞,不堪一驳。但孙中山的祖先来自哪里?祖籍 地在广东的东莞县(今东莞市)还是紫金县?孙中山是南 迁而来的客家人还是土生土长的广府人?有关孙中山家 族源流的诸多问题,并没有像他的出生地或所谓的国 籍问题那么简单明了,恰好相反,自20世纪30年代到 90年代的半个多世纪中这些问题纷争不断,还几度弥 漫着呛人的火药味。此外,长期以来世人总是把目光 聚焦伟人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思想,而对孕育他 生命、影响他成长的父母以及他情感所系的姐妹缺少 应有的关注。祖籍之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孙中山是伟人,他的先祖又是哪里人?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各地为争名人出生地或祖籍地大打口水 仗之事屡见报端,国人早已不足为怪。孙中山的祖籍 在广东省东莞县,本来就不是一个问题。在今天的中 山市有左步与翠亨两支孙氏族人,他们都认为自己的 始祖在东莞县长沙乡(今上沙乡)居住,至五世祖礼赞 公始迁中山市(旧称香山县)。因此,左步与翠亨两地 的孙氏祖先是同一人,即五世祖礼赞公。孙礼赞有长 子孙乐干、次子孙乐南分别成为左步与翠亨两地孙氏 的直系先祖。难怪由于左步与翠亨两地孙氏是同源宗 亲关系,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于 1912年5月底回家乡翠亨村省亲时,专程前往左步看望 孙族父老,并在孙氏宗祠与孙族男女宗亲合影留念。 早在1995年8月,笔者曾到翠亨村收集孙中山家族的史 料期间,专程抽出半天时间赴左步寻觅当年孙中山回 乡时留下的史迹,受到孙族后人孙燕谋、孙文德等的 热情接待。虽然那天无法寻觅到孙中山与大哥孙眉及 其家属与左步孙族父老乡亲合影时的建筑,但经几位 热心人的引导,在祠堂前找到了当年孙中山拍过照的 大榕树和曾坐过的门头石。笔者有幸倾听几位孙族后 人心怀敬仰之情回忆孙中山的左步之行。有个细节至 今让人记忆犹新。孙燕谋老人介绍说,左步以前有三 个孙氏祠堂,但都毁了。其中一个建于明代,1950年 战争期间被拆毁,如今花十多万元在原来的这个地方 重建了祠堂。他还指着一块石头说,这原是块门头石 ,当年孙中山坐过。笔者觉得这块看似不起眼的石头 蕴涵传奇故事,就建议他坐在石头上摄影留念。没想 到他风趣地说:“孙中山做过大总统坐过,我哪敢坐 啊!”他说毕虔诚地用鸡毛掸子拂去石上的灰尘,站在 石头边留影。左步寻访,未见当年孙中山留影的祠堂 ,但孙中山家族与左步孙氏源出一脉,来自东莞,应 是不争的事实。因而,于笔者而言,也算收获多多, 不虚此行了。 虽说孙中山的始祖来自东莞,但东莞的员头山与 上沙乡两地的孙氏族人之间,在孙中山去世以后,曾 一度自认为孙中山的先祖是由各自所在乡迁往香山的 ,引起一番争议。此事于1933年2月18日,由胡汉民、 陈济棠、白崇禧等为主要成员的国民党西南委员会执 行部致函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一锤定音,东莞孙氏内 部争议遂告平息。那封代表官方的信明确指出,孙中 山始迁祖“确自东莞县上沙乡迁来中山县翠亨乡”, 而“员头山乡孙姓系由赞礼公分枝,不能认为总理始 迁祖”。 不料,一波刚平却又生波涛。广州中山大学历史 学教授罗香林因认为孙中山是客家后裔,继而对孙中 山的祖籍得出“孙公上代,原住紫金,后迁东莞”的 结论。1942年,罗香林经过多年广泛收集文献资料, 耗费大量心血完成《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明确断 定孙中山是祖籍紫金中坝孙屋排村孙姓的客家人后裔 ,孙中山的先祖是由紫金直接迁往香山而不是由东莞 迁往香山的。后来学界把罗香林的这一观点称为“紫 金说”,而把认为孙中山的先祖是由东莞迁往香山的 观点,则称为“东莞说”。 罗香林的《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来头不同寻常 ,由此而来的社会影响很大。罗香林是位知名的历史 学家,他深谙国民党政要,特别是孙中山独子孙科对 他著作认可的重要性,因而在书外也没少花一番功夫 。他不仅请蒋介石、于右任、张继等为书题词,而且 又请孙科、邹鲁、吴铁城、陈立夫等为书作序,从而 确立了他人无法企及的权威性。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