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京大学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10.05
折扣购买: 孔子/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ISBN: 9787305055287
五、晚年归鲁 孔子回到鲁国后,虽然受到了鲁哀公和季康子的厚待,被尊称为国老 ,但是,孔子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因此,鲁国最终没有用孔子,孔 子也不求为官。鲁国当时虽然对孔子十分尊崇,但当政者往往重利而轻仁 ,如,季孙氏想要多征赋税,准备改以前的“丘赋”为多一倍的“田赋” ,便派冉有征求孔子意见,孔子一直不肯回答,冉有说:“老师是国老, 现在这件事需要您表态后才能施行。 为什么老师您还不发表意见呢?”孔子最后不得已私下对冉有说:“ 君子的行政,应该按礼而行,应当对百姓多施予,办事应适得其中,收取 百姓的要少些。如果是这样,那么实行原有的‘丘赋’就可以了。如果不 按礼办事,贪得无厌,那么虽然实行了‘田赋’,还会感到不满足的。如 果季孙氏依法行事,那么周公时的法典还在,可以作为依据;如果想要随 便收取赋税,那么你何必访求我呢?”“田赋”受到了孔子的反对,但季 康子与冉有并没有听从孔子的劝告,而是从第二年就开始实施。此事使孔 子深受刺激,尤其是“田赋”是在冉有的帮助之下实施的,因此,孔子愤 怒地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弟子们可以大张旗鼓地申斥他!”对学生 如此严厉的批评,在孔子一生中仅此一次。 晚年的孔子,主要继续从事教育事业,这也是孔子晚年最为愉快的事 。孔门弟子很多,司马迁说孔子弟子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论 语》的编者总结孔子弟子中出类拔萃的有四类:“德行突出的有:颜渊、 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才能突出的有:宰我、子贡。政事才能突出 的有:冉有、季路。文学才能突出的有:子游、子夏。”这些弟子中有先 进,有后进。所谓先进,是指孔子周游列国的弟子,如颜闵、仲弓、子路 等人。后进则是出游归来后的弟子,如子游、子夏等人。孔子认为先进者 较为淳厚质朴,而后进者对礼乐讲求细密。可见,不同时期的弟子,风格 、特征也有所不同。这一时期孔子得英才而育之,成就很大。当然,晚年 的孔子也时时有弟子去世的痛苦,其中最令孔子痛心的心是颜渊与子路的 死。 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名回,字子渊,也称颜渊,他比孔子小三 十岁,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四十一岁去世。孔子十分悲痛,连连叹 息:“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啊!”并且说:“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 么人伤心呢?”在孔子眼里,颜渊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不把怒气发泄到 无关的人身上,不犯相同的错误,品格高尚,是仁道的真正实行者。孔子 说:“颜回能很长时间不违背仁德”,而与孔子的其他学生仅仅偶尔想起 仁德不同。颜回安贫乐道,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孔子说:“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意思是贤人颜渊,愉快地居住在小巷,一竹筐饭,一瓢水就满足了。颜 渊也是孔子最好学的弟子,孔子在颜渊去世后说过:“我有个弟子叫颜回 ,十分好学,不幸早逝,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孔子虽然十分伤痛, 但对于颜渊的葬礼却主张依“礼”而行。弟子们对颜渊之死十分悲伤,还 是厚葬了颜渊。对此,孔子并没有干预,只是说:“颜回把我看作和他父 亲一样,可是我却不能把他看作和儿子一样啊!厚葬不是我的主意,是若 干弟子们一定要这样做的啊!”孔子的两难既可以看出他遵守礼法的一面 ,也体现了师生及同门之间情谊深厚的一面。 颜渊去世的第二年(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个十分喜 爱的弟子子路又惨遭不幸。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也称为季路,比 孔子小九岁。子路勇而有义,是孔子最亲密的弟子和朋友之一。子路在做 卫国执政孔悝(kui)的家臣时,流亡在外的卫国太子蒯聩(kuai kui)秘密回 到卫国,发动政变,子路不顾他人劝阻,他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 意思是说吃人家的俸禄,就不应该在人家危难时逃离。于是冒死进入卫国 都城帝丘,营救孔悝,搏斗中子路的帽带被击断,子路说:“君子临死时 ,不能不戴帽子。”他系紧帽带而死。孔子对子路勇毅忠诚的性格十分赞 赏。子路的死,对晚年的孔子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P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