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我想去田野里采一朵花

春天我想去田野里采一朵花
作者: 带绒|责编:夏应鹏|绘画:朱亚萍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9.84
折扣购买: 春天我想去田野里采一朵花
ISBN: 978755965818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O2笋 禾本科的竹从土里长出的嫩芽 喜温怕冷,需要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 ,排水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原产热带、亚热带。 味鲜美,可以做菜。食用部分为初生、肥嫩、短壮 的芽或鞭。 凌云一寸心 “春吃芽”,初春的香椿、马兰头、枸杞头、豌豆 苗莫不如是。竹笋吃的也是竹子的新芽。《尔雅·释草 》将笋释为“竹萌”。 中国人食用竹笋的历史极为悠久,《周礼》有“加 豆之实,笋菹鱼醢”的记载,《诗经》中也有“其蔌伊 何,惟笋及蒲”这样的诗句。寒冷的北方鲜笋难得,晋 代戴凯的《竹谱》中也说竹笋“质虽冬蒨,性忌殊寒。 九河鲜育,五岭实繁”。 我记得以前读过一个笑话,说有个南方人请北方人 吃饭,北方人不认识笋,南方人跟他说是竹子,结果北 方人回家把席子劈开煮了。以前上海人弄堂里的小孩不 听话就有吃“竹笋烤肉”之虞,那时家家户户都有竹扫 帚、鸡毛掸子和细竹条,大人随手抓来就可以让孩子吃 顿皮肉之苦。“竹笋烤肉”并非佳肴,而是南方市井的 黑色幽默。 北方少竹,而江南、华南竹子繁茂,魏晋南北朝“ 衣冠南渡”,南方文人开始掌握话语权后,赏竹、吃笋 逐渐成了文人雅事。“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 来”,杜甫的白描一向很有画面感。白居易《食笋》中 的“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也极美。杨万里的“绕 齿蔌蔌冰雪声”描述的则是食笋的脆响。李商隐感慨“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李渔则把竹笋提 到“蔬食第一品”的高度,他在《闲情偶寄》中写道: “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则诸味 皆鲜……” 竹笋含有大量游离氨基酸,味道自然鲜美,但若处 理不当,吃起来也会有麻嘴的涩味。笋的涩味来自它所 含的单宁和草酸,不过这两种物质都溶于水,焯水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它们的含量,尤其是用淡盐水煮。鲜 笋不耐久存,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越长,木质素和纤维 素积累得越多,口感就越硬。 宋人赞宁所著的《笋谱》中记载过一种笋的制法, 就是把整个带壳的笋放在煻灰中煨熟。南宋林洪善诗文 书画,对饮食和园林也颇有研究。他撰写的《山家清供 》一书中收录了许多以山野时鲜、水果蔬菜为原料的食 谱。《山家清供》里有一道“傍林鲜”,做法是扫竹叶 就林边将笋煨熟,想来应该是最大限度防止笋肉和空气 接触。 不久前去湖州的顾渚村游玩,当地有家饭店,老板 是位颇有些自恋的美食达人,餐厅里长时间滚动播放以 他为主角的美食短片。这些时令美食里,野生黄鳝、大 闸蟹和猪头糕都没有让我过于动心,唯有春天竹林煮笋 这一段令我羡慕不已。只见他用随身携带的小铲刀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