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辰生/中国文博名家画传

谢辰生/中国文博名家画传
作者: 李晓东//彭蕾|总主编:周成
出版社: 文物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9.60
折扣购买: 谢辰生/中国文博名家画传
ISBN: 978750105826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颠沛辗转的童年与少年 谢辰生,公元1922年9月17日(农历七月二十六日) 出生在北京南锣鼓巷一条叫前圆恩寺的胡同里(图一), 名国愈,字辰生,号思庵。其祖籍为江苏省武进(今常州 )罗墅湾南村,寄籍河南安阳。父亲谢宗陶(公元1887- 1976年),字菊农,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曾先后任徐世昌 、吴佩孚、商震、于学忠、熊斌等人秘书,财政组主任参 议,河北省银行行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父 先后在天津圣功女子中学任国文教师,在河北大学教授历 史。母亲万玉文。谢辰生在家中排行第四。伯兄谢国捷, 字戎生。仲兄谢国振,字雷生。姐谢絮青,弟谢国祥(图 二)。 六岁以前的谢辰生,因为父亲任黎元洪政府财政组主 任参议,远寓洛阳,随母亲寄居于家住天津意大利租界北 东马路的三伯父谢宗汾家,生活倒也安稳。不幸的是,在 他六岁时,慈母辞世,谢辰生的生活起居全由三伯母含辛 茹苦地照料。 公元1929年,谢辰生七岁。父亲当时任河北省政府主 席商震的秘书。谢辰生在这一年被父亲带回北平,租住于 北平府右街椅子胡同六号。到了读书年纪的他,进入北平 培根小学读初小。八岁时转入北平四存小学,直到公元 1933年。四存小学重视国学教育,《论语》《诗经》《左 传》等都是必读书目,因此学生们国学底子都比较好。在 这里度过大部分小学时光的谢辰生也由此打下了厚实的旧 体诗词基础,一手漂亮的小楷也是有模有样。 公元1934年,父亲转任河北省主席于学忠秘书,工作 地点在河北省省会天津。谢辰生又被父亲接到天津,并进 入天津秀山小学读高小,翌年毕业。小学毕业后,谢辰生 即回到北平,兄弟几人都住在太仆寺街公寓。后来,谢辰 生住到堂兄谢国桢家,也就是白塔寺锦什坊街小水车胡同 一号。其兄谢国桢是我国著名明史专家。与其兄同住的日 子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谢辰生对国学、历史、文化的热 情,也为他日后欣然选择文物事业并为之奋斗一生留下了 前后因缘。 就在回北平的当年,谢辰生到北平四存中学读初中一 年级。四存中学,是以颜李学派的四存(即存性、存学、 存治、存人)而命名的。它虽然以尊古读书为帜,实际上 是一所半军事性的学校。学校实行“三八制”,即八小时 上课学习,八小时进行军事训练,八小时休息。可惜好景 不长,公元1937年,十五岁的谢辰生因日寇侵略,父兄远 走,家庭拮据,不得已休学一年。后又在四存中学读初中 二年级,公元1939年终于初中毕业。 二、青年时代投奔延安未果 公元1940年,十八岁的谢辰生开始在四存中学读高中 ,直到二十岁,但未毕业。谢辰生经常背诵:“大道之行 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他从小学习历史,长 大后开始读进步书刊。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用通俗的 笔触,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思想,常使青年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