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富有(给普通人的稳健理财课)
作者简介
谭露 财经科普作家 资深家庭理财规划师 国际金融理财师(CFP) 认证私人银行家(CPB) 喜马拉雅财经主播 擅长家庭理财规划和财富管理,专注于服务中高净值家庭,在家庭财务分析和财富规划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内容简介
《投资最大的敌人是过度自信》 许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在心里反驳我:我才不会过度自信,我会悉心听取很多意见,再做决定。 那我们来一起做一个小测试,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开车比一般人快吗? 2.你工作完成得比一般人好吗? 3.你的投资眼光比一般人好吗? 大多数人在回答这3个问题的时候,都会给出肯定的答复,这是因为乐观总是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思想当中。 在行为金融学领域,有一本教科书级别的书,叫《行为投资学手册》,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投资者如何避免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其实在投资领域,你以为的对手是机构,可事实上,你的对手就是对自己的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体现在很多方面,下文我将一一举例说明。 股票市场中,我们总是会看到有人被称为“股神”。这类人可以准确地预知第二天股市的涨跌,因此,在很多人眼里,他们讲话就像圣旨一样,他们推荐的股票,总有散户抱着发财的心态去买,结果,可能不仅赚不到钱,反而被套牢。 2021年,官方清理了大量互联网上所谓的投资专家,封了很多所谓的专家号以及文章。一夜之间,整个市场都变得安静了。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因为很多“专家”其实根本是“江湖骗子”。 其实,这些所谓的“股神”,玩的也只是概率游戏而已。 假设他们手里有1万个客户的手机号,第一天,他们会给其中的5000个客户发送某只股票第二天的走势会涨的消息,给另外的5000个客户发送这只股票第二天会跌的消息。 到了第二天,假如股票涨了,“股神”们会继续给那些在第一天收到“涨”的信息的客户中,按照一半一半的比例发送第三天股票的走势是涨或者跌的消息。 以此类推,他们总是会持续不断地给收到准确结果的人发送信息。 因此,连续发送几天,总有一小群人,从一开始的不屑一顾,再到怀疑,再到笃信,因为他们收到的信息都是准确的。于是,“股神”崇拜就来了。迷信“股神”其实是对自己判断力的过度自信,当我们听信一些人的意见和选股建议的时候,一定要多问自己一句:这个人这么牛,信息这么准确,为什么要告诉我? 在《漫步华尔街》这本书中,著名学者麦基尔说:基金经理不如猴子。这句话是源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一场实验:一方是当时华尔街最著名的股票分析师组成的专家组,另一方是一只猴子。猴子被蒙上双眼后,让它向报纸的金融版掷飞镖选中投资组合。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和那些专家小心谨慎选择的投资组合相比,在一定时间内,猴子扔飞镖选出的股票收益率甚至更高。 当然,这个故事从长期来看,结果并不一定是猴子获胜,但是这起码说明了一个问题:股票价格的不可预测性。 笔者在做理财咨询的时候,很多来访者都很简单粗暴地希望我可以告诉他们要买什么股票,什么时候可以赚到钱。一旦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他们就会马上投来怀疑的眼光,质疑我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理财顾问。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包括专家可以预测短期内股票的涨跌,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大多数是不可量化的。 我们再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为什么股票的价格波动是不可预测的。 这个例子来源于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投资就如同参加报纸上刊登的选美比赛。比赛时,参赛者必须从100张照片中挑选出6张最漂亮的面孔,如果你的选择与得票最多的6张照片最接近,就可以获奖。 所以每个参赛者挑选的不一定是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而是他认为最符合其他参赛者审美的照片。所有人都遵循同样的逻辑。这不是一个选择自己眼中最漂亮照片的简单问题,甚至也不是选出真正意义上大众认为最漂亮的美女。而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去预测大众普遍认为的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三阶理性,我相信还有人达到四阶理性、五阶理性甚至更高阶的理性程度。 这个例子和我们选择股票的过程很相似。我们在选择股票的时候,为了能够实现盈利,选择的往往并不是我们内心认同的股票,而是我们认为别人会认同的股票。只有当尽可能多的人认可和购买这只股票,股票的价格才会被进一步拉高,我们才能盈利。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股票是别人认同的股票?抛开理论上的基本面不谈,100个人就会给出无数个答案。 所以,蕴含了如此多变量的股价,怎么可能被提前预测呢?愿意相信所谓的专家预测,其实就是一种对自己判断力的“过度自信”。 初入市场,有哪些容易导致亏损的心理陷阱? 市场波动下,如何让投资更稳一点? 不同家庭如何建立能获得长期收益的投资体系? 本书帮助大众投资者培养理性的投资心理,做好科学的稳健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