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18.50
折扣价: 12.03
折扣购买: 冯骥才散文精选/青少年文库
ISBN: 9787533927547
黄山*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 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 都是游客们竞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 和*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黄山全是石峰。**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 高的地方,天寒风疾,*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 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的 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 性的物质,*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 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 们的根**夜夜与石头搏斗着,*终不可思议地穿人坚如钢铁的石体。细 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 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 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 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问,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 ,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 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 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 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壁松却是枝干瘦硬 ,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 。它遒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 枝叶是为了*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 个性的基因,潜入*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 精神。 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 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 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 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 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 ,这些*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 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 ……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飓风吹折, 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 下**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壁之上。于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 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进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 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