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4.32
折扣购买: 战略原点
ISBN: 9787506031608
清水胜彦,东京大学法律系毕业。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MBA,得克萨斯A&M大学哲学博士(ph.D)。现任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副教授(已获终身聘用)。 曾有8年战略咨询经验,后转向研究。专业领域是包括M&A的经营战略立案、实施和相应的决策以及战略评价和团队学习。现在得克萨斯大学为本科、MBA及博士生讲授经营战略课程。
第1章 我在得克萨斯大学教授的基础知识 因英语笨拙而编写的讲义 我在得克萨斯居住了11年,在现在的得克萨斯大学任教有7年。在此之 前,我在战略顾问咨询公司任职大约10年(其中两年为攻读MBA留学),可说 是执教、实践各半。我辞职进入得克萨斯A&M大学后,有9年的时间(包括博 士期间的最后两年)为大四学生讲授开普思通课程(capstoneclass)和经营战 略课程。另外,近几年我还承担了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哲学博士(Ph.D.)的 经营战略课程。 开普思通课程是所有商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要通过的最后课程 ,一个学期(一年两学期制)大约30次课(一次75分钟)。 老实说,我英语不太好。虽说辞职后走上教学这条路,可是突然要“用 英语上课”,着实让我哆嗦。我记得博士期间,为了尽量逃避英文,我想方 设法和导师交涉。而美国的商校,即使是一流学校,本科生的课程也有一半 以上是由在读博士生等非“正式教授”的讲师担任。 最后,我借鉴了别人的讲授方法,又请教又琢磨,确立了自己的作战方 针——尽量不说废话。这也是我在MBA时期的经验。无论是美国人还是日本 人,经常有人在发言时说了很多,可别人却不知道他究竟想说什么。 聪明的美国人总能煞有介事地做一番总结,可是不擅长英文的日本人— —就像我,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的,大多数情况下是越说越漏洞百出。我想 主要原因也许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MBA的后期,我会首先问自己“ 想说什么”,然后尽量做简短的发言。那么,在“尽量不说废话”的情况下 ,如何教授大四学生作为“最后一战”的经营战略课程呢? 思考“经营的九九” 我在大学时代攻读的是法律,因而对日本的大学如何教授经营战略课程 一无所知。在美国的大学,本科生的学习是以教科书为主的,加以若干案例 ,MBA则更多是以案例为主。 也有人认为“不用东拉西扯,给本科生照本宣科就行了”。可这样做的 话,自己的价值又在哪里呢?学生是不是就不用上学自己看教科书就够了? 另外,因为教科书太长、内容很多,我仅使用了最畅销教材《经营战略 》第7版的理论部分(希特、爱尔兰、霍斯基森著),大约有450页,定价大约 100美元。带有案例的精装版还要再多300页。 9年前我刚开始任教的时候,下工夫阅读了这本教材的第4版,那时真是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强烈地意识到这本书中既有十分有趣的部分,也有很 多现实中根本用不上的内容。 这本教材总共13章,从战略、竞争优势是什么开始,到全球化战略、领 导能力、企业家精神等,面面俱到。我至今仍认为让大四学生整本通读不仅 太枯燥,而且会产生混乱。 话说回来,忙于社交和求职的学生能否读这样的教材都很难说。我认为 既包罗经营战略的方方面面,又嵌入最新案例的才算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好教科书”。 可是,很多总括性的教科书,将本应涵盖的基础知识和很多其他信息混 杂在一起,变成了“事典”。结果是人们被很多枝叶遮蔽,看不到真正重要 的主干了。我和美国的出版社谈了这些,得到的回答是:“我们知道。但是 如果有人喜欢被剪掉的枝叶怎么办?”因此,教科书每次改版就不断增加新 的项目,很少删减,书每年加厚,价格每年上涨。 经营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索尼的问题不一定能安在松下电器上,今天 索尼的问题和明天的又不同。从这个角度讲,寻求答案,“记住答案”是没 有什么意义的。 我第一次上课经常这样开始。 我:“2×3得几?” 学生:“6!” 我:“5×7呢?” 学生:“35!” 我:“12987×76452呢?” 学生:“……”(偶尔有人乱蒙) 我:“经营公司并不简单,尤其在今天这样竞争和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 ,我们必须每天应对新出现的问题和机遇。在这种环境中,最重要的本领不 是‘记住答案’。要记住答案,就要记住类似12987×76452或37659×77621 等等的一切。当然,如果做得到也好。这对一般人是很难的。 “我希望大家通过本门课程学到的不是这些。乘法只要牢记乘法口诀, 知道如何运用。无论多复杂的问题,也许要花一定时间,但最终能够解决。 无论是多复杂的问题,问题本身并不复杂。 “很多场合只是基本问题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而已。和算术一样,经营战 略也只要掌握2×3、5×7这一类基础知识,学以致用,即使是从未听说过的 问题也能应对。掌握‘经营的九九’,并进行应用训练,这是我通过这门课 程要教给大家的。” 不能被学生小看,所以我多少有些激昂。不过我认为无论在日本还是在 美国都可以这样说,而且不仅对学生,对很多商界人士,甚至经营者同样可 以这样说。技术的改变、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全球化……环境变化永无止境 。在这种情况下,苦于不知如何捕捉问题、如何处理问题的企业人员不在少 数。 我们常说“困惑时回到原点”。而经营战略的原点是什么呢?在日本有 关经营和经营战略的信息和书籍正泛滥着。可是另一方面,简洁阐明应该返 回“原点”的“教科书”又在哪儿呢?针对各种问题,各式各样的新主张、 新理论产生(或被引进)而后消失。这恐怕是因为这些主张和理论都没有从根 本上被理解和应用吧。 不总括,不开处方 我在经营战略课程中所要传授的不是最新的经营手段和成功企业的秘密 ,而是“经营的九九及其用法”,相当于棒球的“动作练习”。因为过于简 单,经常听到学生们失望和不满的声音。他们也许想听更加热点、更加刺激 的话题,就像咨询公司大力宣传的那样。 然而基础知识正因为是“根本”才应用范围广泛,甚至可以用于解决以 前没有出现过的问题。每当旧的商业模式消退,人们就追捧“最新的经营手 段”说:“喂,下面是这个了。”而“最新的经营手段”中有多少是真正有 用、能够长存的呢?基础知识虽然朴素,但至少可以分解目前的商业模式, 告诉我们应该将哪里如何改变,给我们出发点和工具。 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顾问咨询公司参与的大张旗鼓的“企业改革项目 ”往往没有实施就不了了之,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使我每每感到“掌握和应 用基础知识”在环境变化剧烈的当今尤为重要。 事实上,卡洛斯?戈恩的部下、曾率领功能多样的团队的、大胆建议削 减成本并着手实施的某科长曾这样讲道: “我们还以为是从未有过的做法呢。可仔细一想,这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straightforward)。日产的问题也许就在于没有把最平常的东西认真落实 。”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在得克萨斯讲授的也许净是些最平常的东西,一点 也不新颖。但是,要理解每年不断更新的枝叶和花朵,并灵活运用,就必须 要有坚实的根底和主干。正是这种朴素的基础体能才能真正经受住未知时代 的考验。因此,不用说巨人队从前的主将川上哲治、长岛雄茂,即使已经是 一流选手的松井秀喜和铃木一郎,为了保住名次也一直在做动作练习。 这是因我英语笨拙而要“尽量少说话”,又要上好课想出的战略。但反 过来说,对读腻了各种经营书、掌握了经营技巧的人来说,这可以帮助他们 重新认识自己,对着镜子做动作练习。因此我认为是有价值的。而每次上课 学生对我的评价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很直接地表达对我的不满,写道“他 英语有问题”、“我们要美国老师”。不过,大部分学生对我的评价不错, 以五分制评分我平均能得到四到四点五分。 也许大家已经注意到了,但我还是想再次强调我在本书中基本想法的特 点或者说界限。我认为所有经营方面的书籍更有必要说明的是“界限”。因 为无论怎样优秀的书籍都有派得上用场和派不上用场的地方。将这一点清楚 地告诉给读者是作者的职责。 首先,本书不是网罗性的书籍。“说起经营战略,最近日本企业很少有 最热门的M&A(收购与兼并)”、“以亚洲为首要的全球化才是战略的最重要 问题”、“因特网怎么了”、“该怎样开办事业”等等,重要的话题不计其 数,本书没有直接涉及。 如果就这些话题一一谈论,本书就会变成前面提到的“事典”。在美国 ,目前星期日工匠盛行,不少人将电锯、小型冰箱等都装入工具箱里。然而 实际使用的工具非常有限。即使是螺丝刀也有很多种类,而经常使用的也只 是一两种而已。 当然,种类繁多也是好事,不过如果因此而发生混乱,找不到最方便使 用的“基础螺丝刀”,就会产生负面效果。本书声明“没有新内容”。如果 有,那也是将话题大胆地收纳在了一起。 充分理解了根本,对没有深入探讨的话题,比如自己开办公司的时候, 有机会参与M&A的时候,看法和思考的深度都会大大不同。这就是我所说的 ,用于理解和充分运用“花朵”与“枝叶”的“根底”和“主干”。 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没有针对“你的公司应该这样做”、“必须这 样做”开处方。斯坦福大学的普费弗和萨顿两位教授指出,只选择失败的企 业从中总结失败的原因是容易产生错误的,同样“只分析成功企业,从中抽 出成功的原因也会有很多错误,经营类书籍应该更科学化。” 有人认为经营者需要有长远眼光,不长期执权就看不到成效;也有人认 为由于权力固定,长期执权的公司容易失败。本书也列举了各种实例和个案 ,但不是为了说明“因此要这样做”,而是为使大家“理解基础知识”。亨 利?明茨伯格(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经常说:“在开处方前,要认真了解 实际情况。” 在这个意义上,并不是说读了本书就马上能够解决公司的问题、想出很 有效的战略。你应该首先重新审视自己的挥棒动作。你必须十分了解在你考 虑战略的工具箱里究竟有什么基本工具。虽然要花一点时间,但总比用锯子 楔钉子、用螺丝刀锯木材有效得多。 刺激头脑的书 关于本书阐述的基础知识必须从两方面论述。无论什么样的战略都有风 险。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竞争对手也在拼命努力。你所想到的主意十之八 九是对方也在考虑的。如果你认为“很显然是这样”、“这是简单的选择” ,那么恐怕你已经在什么地方丢掉了重点。战略措施的利弊不用说100∶0, 恐怕连70∶30也没有。充分理解这一点,仔细斟酌到51∶49的时候当机立断 ,这就是经营。 本书选用很多美国案例,是因为自己在美国,想为大家做些介绍,另外 也想证明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很多人只强 调文化和市场的“差异”,但对差异的正确理解是建立在对共同点的理解之 上的。“各国的文化差异往往成为失败的借口”(卡洛斯?戈恩),这句话我 们有必要用心领会。 本书中的案例有新有旧。上课时也经常有学生提出“希望采用更新的案 例”。可是如果真想知道新消息,看报纸、杂志就可以了。而比起能够给我 们各种启发的新案例,经受住时代考验的古典案例更利于理解基础知识。虽 然不知道九九和动作练习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但温故而知新也适用于案例的 选择。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书中既陈述了很多事实,也有很多我个人的解释和 见解。就像杯子里有半杯啤酒(水也可以),既可以认为是“剩下半杯”,也 可以认为是“已喝下半杯”。同样,对于同一个现象,根据看法和着眼点的 不同,可以做出多种解释。所以,本书虽然阐述的是基础知识,但也没有必 要照单全收。我也愿意接受各种批评意见。 如果大家能够提问“真是如此么”、“这种情况再无其他考虑么”,从 而对之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认真考虑过的事情深入思考,我将感到 无比欣慰。 我认为有价值的书,不一定是“记载真理的书”,而是“刺激自己思考 的书”。 P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