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传(精)

徐悲鸿传(精)
作者: 廖静文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2.00
折扣购买: 徐悲鸿传(精)
ISBN: 978751533311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夕阳收起了它最后的微笑,暮霭轻轻地飘落下来 ,夜的浓黑的翅膀温柔地覆盖着大地,一切都静悄悄 的,口、有河水在哗啦哗啦地流着。 这条宽阔的河流蜿蜒流过江苏南部肥沃的平原, 永无休止地载运着江南农民血汗劳动的成果——农副 产品和手工艺品,运往南京和上海等城市。巨大而沉 重的木船扬起鼓鼓的白帆,小火轮尖锐地呼叫着,疾 驶而去,河水掀起层层白色的浪花,忧郁地拍打着河 岸。 现在,河流已经沉浸在浓重的夜色中,它那丰满 而袒露的胸怀正在均匀地呼吸着,好像在消除白昼的 疲劳。在邻近的一座峰峦后面,弯弯的月牙正从那儿 升起,它在暗蓝色的天空中缓缓移动,冉冉升到了中 天,繁星在静静地闪烁。 忽然,河岸上一所小屋里飘出婴儿呱呱坠地的清 脆哭声,接着是一串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这儿那儿传 来一阵狗吠。在小屋的昏暗灯光下,头发斑白的按生 婆正在用一把陈旧的剪刀,剪断婴儿的脐带。 年轻产妇苍白的脸上,漾起一丝疲乏的微笑,她 用温顺而欢喜的眼光默默地望着襁褓中的婴儿:“这 是我的儿子,他长得多么像他的父亲。”她幸福地想 ,“愿他将来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个画家。” 这是一八九五年七月十九日深夜,徐悲鸿诞生在 这个滨河的小镇上。一座石拱桥将河的两岸连接起来 ,这桥的名字叫屺(音:小)亭桥,这个小镇便叫屺 亭桥镇。它位于烟波浩渺的太湖之西三十里,属江苏 省宜兴县管辖。镇上住着五六十户人家,民风淳朴, 风景秀丽。 悲鸿的祖父砚耕公曾参加太平天国革命,革命失 败后便存屺亭桥镇上做工。茹苦含辛地做了十年工, 才在河边盖起一所小屋躲避风雨。悲鸿便在这小屋里 度过了他苦难的童年和少年。他曾满怀爱恋地回忆道 : “我们的屋子虽然简陋,但有南山作屏风,塘河 像根带子,太阳和月亮,霜和雪都点缀了这江南水乡 的美丽。我们在这里和打鱼砍柴的人做伴,鸡鸣犬吠 ,互相唱答,大自然给了我们无尽的美妙。” 悲鸿的父亲徐达章号成之,自幼喜爱绘画,但因 家贫,请不起老师,完全依靠刻苦自学,成为当地知 名的一位画师。他还擅长书法、篆刻、诗文,在屺亭 桥镇课徒和鬻字卖画。现存他的印章有“半耕半读半 渔樵”“读书声里是吾家”“儿女心肠,英雄肝胆”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用人间造孽钱”等,将自己的 感触和抱负表现在印章里。他的书法浑厚苍劲,遍及 远近的寺庙。他画的人物肖像工整而传神,现今留下 的一幅《松荫课子图》,是他三十多岁时所作。画中 悲鸿坐在课桌前琅琅读书,达章公持扇坐在悲鸿身后 凝神谛听。当时能将人物画画得这样形似而又传神的 人是不多的。他的写意花卉很受徐渭和比他略早一些 时候的任伯年的影响,清新淡雅。他的山水画也是写 实的,宜兴的私人收藏家至今仍收藏着达章公画的《 荆溪十景图》,描绘了宜兴的风光景色,如张公洞、 善卷洞等。至今,宜兴图书馆存的一部县志里,还有 当时的宜兴县令很器重徐达章才学的记载。但是,达 章公一生鄙薄功名,不求闻达,从来不与官府往返。 有一次,他听说那位县令以访贤为名,要来看望他, 他立即躲到一所寺庙里去了。他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态 度来蔑视富贵荣华。在《课子图》上,他题了一首长 诗,流露出他这种心情:“无才济世怀惭甚,书画徒 将砚作田。”同时,也流露了他对统治者的不满:“ 落落襟怀难写处,光风霁月学糊涂。” 悲鸿六岁开始跟父亲读书时便想学画,但父亲不 允许。有一次,读到《论语》中卞庄子之勇,悲鸿问 父亲: “卞庄子有什么勇?” 父亲答道:“卞庄子能刺虎,虎是百兽之王,勇 猛无比。” 接着,父亲给他讲了下面的故事:春秋时代,鲁 国有个非常勇敢的人,名字叫卞庄子。有一次,他独 自一人逮住了两只凶猛的大老虎。这件事传到齐国, 齐国正想侵略鲁国,听到鲁国有这样勇敢的人,就不 敢发兵打鲁国了。 这个小小的故事使年幼的悲鸿沉浸在幻想中:虎 是什么形状呢?他一面读着那册发黄的木版刊印的《 论语》,一面不平静地想着。在穷乡僻壤的村镇,既 无动物园,又无动物画片,而他多么想知道百兽之王 的老虎的形状呵!有一天,他找到一个人,替他画了 一只老虎,他便悄悄地依样描绘下来,心里暗暗欢喜 。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