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轻经典](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02/20230306024354574.png)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1.40
折扣购买: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轻经典
ISBN: 9787569901177
追悼志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志摩这一回真走了!可不是悄悄的走。在那淋漓 的大雨里,在那迷蒙的大雾里,一个猛烈的大震动, 三百匹马力的飞机碰在一座终古不动的山上,我们的 朋友额上受了一下致命的撞伤,大概立刻失去了知觉 。半空中起了一团天火,像天上陨了一颗大星似的直 掉下地去。我们的志摩和他的两个同伴就死在那烈焰 里了! 我们初得着他的死信,都不肯相信,都不信志摩 这样一个可爱的人会死的这么惨酷。但在那几天的精 神大震撼稍稍过去之后,我们忍不住要想,那样的死 法也许只有志摩最配。我们不相信志摩会“悄悄的走 了”,也不忍想志摩会死一个“平凡的死”,死在天 空之中,大雨淋着,大雾笼罩着,大火焚烧着,那撞 不倒的山头在旁边冷眼瞧着,我们新时代的新诗人, 就是要自己挑一种死法,也挑不出更合式、更悲壮的 了。 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云彩 。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 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 他常说: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们也不知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是狂风过去 之后,我们的天空变惨淡了,变寂寞了,我们才感觉 我们的天上的一片最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去了,永远 不回来了! 这十几天里,常有朋友到家里来谈志摩,谈起来 常常有人痛哭,在别处痛哭他的,一定还不睡。志摩 所以能使朋友之样哀念他,只是因为他的为人整个的 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叶公超先生说:“他 对于任何人、任何事,从未有过绝对的怨恨,甚至于 无意中都没有表示过一些憎嫉的神气。” 陈通伯先生说:“尤其朋友里缺不了他。他是我 们的连素,他是粘着性的,发酵性的。在这七八年中 ,国内文艺界里起了不少的风波,吵了不少的架,许 多很熟的朋友往往弄的不能见面。但我没有听见有人 怨恨过志摩。谁也不能抵抗志摩的同情心,谁也不能 避开他的粘着性。他才是和事老,他有无穷的同情, 他总是朋友蹭的‘连索’。他从没有疑心,他从不会 妒忌,使这些多疑善妒的人们十分惭愧,又十分羡慕 。” 他的一生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 帝。 我攀登了万仞的高冈, 荆棘扎烂了我的衣裳, 我向飘渺的云天外望—— 上帝,我望不见你—— …… 我在道旁见一个小孩, 活泼,秀丽,褴褛的衣衫, 他叫声“妈”,眼里亮着爱—— ——上帝,他眼里有你—— (《他眼里有你》) 志摩今年在他的《猛虎集自序》里曾说他的心境 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这句 话是他最好的自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 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 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 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社会上对于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能谅解的地方, 都只因为社会上批评他的人不曾懂得志摩的“单纯信 仰”的人生观。他的离婚和他的第二次结婚,是他一 生最受社会严厉批评的两件事。现在志摩的棺已盖了 ,面社会上的议论还未定。但我们知道这两件事的人 ,都能明白,至少在志摩的方面,这两件事最可以代 表志摩的单纯理想的追求。他万分诚恳的相信那两件 事都是他实现他那“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的正当步 骤。这两件事的结果,在别人看来,似乎都不曾能够 实现志摩的理想生活。但到了今日,我们还忍用成败 来议论他吗? 我忍不住我的历史癖,今天我要引用一点神圣的 历史材料,来说明志摩决心离婚时的心理。民国十一 年三月,他正式向他的夫人提议离婚,他告诉她,他 们不应该继续他们的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 ,他提议“自由之偿还自由”,他认为这是“彼此重 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他说:“故转夜为日 ,转地狱为天堂,直指顾间事矣。真生命必自奋斗自 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 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 ,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 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 在此矣。” 这信里完全是青年的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 觉得那没有爱又没有自由的家庭是可以摧毁他们的人 格的,所以他下了决心,要把自由偿还自由,要从自 由求得他们的真生命、真幸福、真恋爱。 后来他回国了,婚是离了,而家庭和社会都不能 谅解他。最奇怪的是他和他已离婚的夫人通信更勤, 感情更好。社会上的人更不明白了。志摩是梁任公先 生最爱护的学生,所以民国十二年任公先生曾写一封 很长很恳切的信去劝他。在这信里,任公提出两点: 其一,“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弟之 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如捕风,然 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其二,“恋爱神圣为 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 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帖也 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 身已耳。” 任公又说:“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 ……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 活之妙味矣。……若沈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 次,生意尽矣,郁悒诧忌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也 ,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 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十二年一月二日信)” P24-27 <p>轻经典系列——轻阅读时代的经典,经典的轻松阅读。系列主打作品之一胡适《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人生*关键的不是你目前所处的位置,而是迈出下一步的方向,只要开始,永远不晚。<br/>关于胡适——<br/>1.@新华网 @新周刊 @凤凰网 @青年文摘 @新浪读书 @柴静看见 @李敖 @马勇等微博共同推荐。<br/>2.他让林语堂、周作人、梁实秋、张爱玲敬为恩师,让蔡元培、冯友兰、季羡林、李敖钦佩为偶像,让蒋介石推崇,让毛泽东纠结!<br/>3.经典和流行结合,经典和励志结合。胡适作为民国文化“偶像”,以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有无数经典励志的句子广为流传,直到现在然直击人心。<br/>4.熊培云说过,“错过了胡适,就错过了100年!”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错过了胡适,人生就可能多走很多弯路!你可以不读经、不读史、不学国学,但你绝不能不读胡适!<br/>5.包装精致,图文结合,文艺清新,唯美时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