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文字卷)/新文化元典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2)先生谓将来之世界,必趋于大同。今日之科 学思想,及他日人类之利益,皆无国家可言,惟绝不 能以惟一之言语表出之。关于此层之意,玄同最不敢 苟同。玄同以为文字者,不过一种记号。记号愈简单 ,愈统一,则使用之者愈便利。且学习简易文字之时 间,必较学习艰深文字之时间能缩短。假如学习艰深 文字,非十年不能毕业,而学习简易文字,则仅需四 年而已足,如此,则人类舍却艰深文字而学简易文字 ,便可少费六年之时间。苟人人以此六年之时间在社 会上做公益之事业,与人人以此六年之时间劳精疲神 于记诵干燥无味之生字,两者相较,其利害得失,固 不待言而可喻。科学与人类利益既无国界可言,则人 人皆知学问应为公有,人类必当互助。公心既如此发 达,则狭隘之民族心理及国民性,自必渐归消灭,此 一定之理也。玄同以为世界上苟无人造的公用文字, 则各国文字断难统一。因无论何国,皆不肯舍己从人 。无论何国文字,皆决无统一世界之资格也。若舍己 国私有之历史的文字,而改用人类公有之人造的文字 ,则有世界思想者殆,无不乐从。因此实为适当之改 良,与被征服于他种文字者绝异也。 (3)先生以Esperanto中多采英法德意之语,而绝 不及东方之文字,因谓不足以当“世界语”之名。玄 同以为“世界语”之名词,本非Espemnto原字中所有 之义,乃是日本人转译之名。十年前吴稚晖李石曾诸 君在法国所办之新世纪周报,又译为“万国新语”。 要之“世界语”与“万国新语”,皆非适当之名词, 我们不过随便取用便了。言其正称,直当日 Espe~‘anto而已。——倘日“爱斯不难读”,则真 荒谬绝伦之名称矣。——但“世界语”三字之意义, 大概是说世界公用的语言,并非说此种语言尽括世界 各种历史的语言在内。故此三字之名词,亦未必便是 绝对的不适当。——惟终不如直称原名之善,故玄同 自此信始,即改称为:Espel,anto——至于不采东 方文字而云可为世界公用的语言,此则骤看似有未合 。然玄同个人之意见,以为此事并无不合,东方之语 言,实无采入Esperanto之资格:所谓东方语言,自 以中国为主。中国之字形,不消说得,自然不能掺入 拼音文字之内。中国之字义,含糊游移,难得其确当 之意义,不逮欧洲远甚,自亦不能采用。中国之字音 ,则为单音语,同音之字,多且过百,此与拼音文字 最不适宜者。且所谓兼采各国语者,谓其寻常日用之 字耳。若现代学术上之专名,则本非东方所有,即在 东方文字中,亦以采用西名为当:如章行严君主张论 理学当称“逻辑”,经济学当称“依康老密”之类, 此则在Esperanto中更无采中国语之理。夫寻常日用 之语,中国语既以字义含糊,字音混同而不能采。现 代学术上之专名,中国语又以本无此名而无从采。故 鄙意Esper。anto中不采中国文,字并无不合。然中 国文字,却有一小部分应该加入Esper’anto中者, 则古代历史学术之名词是也。此等字,与人名地名相 同,随时可加,加亦不难——因其总是译音也——一 旦在中国之Esperanto发达,有用Esperanto译述之 中国历史书、中国哲学书,则此等名词,在 Esperanto中自然完备矣。除此一部分以外,只有中 国文中应采人之欧语,并无Esper·anto中应采人之 中国语也。P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