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无字碑之谜(典藏版)](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0623/10/20210623104125729.jpg)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典藏版)
ISBN: 9787503465444
刘明军,青年作家、讲师、编剧、被媒体誉为“传奇作家”。文化研究领域涉猎极广,通览百家,已出版畅销图书多部,有《开国皇帝教你学创业》《关键就要群策群力》《快鱼的思考》《万事看大》《红楼谈梦》《幸福工作》《高效人士的职业化修炼》等。 蒋焱兰,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现就职于出版社。策划编著有《女人的心思》《修炼静心美丽的女人》《修炼从容自信的女人》《企业品牌法律实务》《企业合同制作手册》等书。
第一篇 一座无字碑,一代女强人 乾陵巍巍,石碑无言 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分布着不计其数的皇家陵 墓,这些陵墓规模宏大,工程复杂,耗资巨大,很多 比埃及金字塔犹有过之,而在这些皇陵中,陕西省咸 阳市乾县的乾陵尤为引入注目。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墓,因为 武则天生前也曾自立为皇帝,所以这座墓也是我国历 史上唯一一座埋葬着两位皇帝的墓葬。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 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因为唐高宗和武则天 的在位时间占去了大唐繁盛时代近一半的时间,仅高 宗在位时此墓就修了23年,所以乾陵一直被后世考古 学家、盗墓者所关注,此墓工程之浩繁,规模之宏大 ,让人叹为观止。 乾陵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造,气势雄伟壮观,从 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走过537级台阶后,即是一 条平宽的道路,又称司马道,在道路的两侧是石刻群 ,在道路尽头的西侧,便是唐高宗的陵墓,墓前耸立 着一座高大古朴的石碑,即“唐高宗陵墓”碑,该碑 又称“述圣记碑”,碑高6.3米,宽1.68米,重61 .6吨,上有庑殿式顶盖,下有线刻兽纹基座,中间 为5段,共7节,也称“七节碑”。是为了纪念李治的 “功绩”而立的,碑文即《述圣记》,是由武则天撰 文,唐中宗李显楷书上去的,大约5600字,因字体“ 填以金屑”,至今部分文字仍是金光闪闪。 述圣记碑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碑刻,因为其上的 文字和雕刻,使此碑具有了丰富的文化价值、历史价 值、书法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此碑的名声和影响力与 武则天墓前的石碑比就差得远了。 武则天的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是中国历代 群碑中的巨制,比唐高宗“述圣记碑”还要高大,此 碑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 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头雕有8 条互相缠绕的螭首,饰以天云龙纹。根据乾陵建筑对 称布局的特点,这座碑很可能是由武则天在高宗去世 时与“述圣记碑”同时主持竖立的。“述圣记碑”是 唐高宗李治的功德碑,那么这座碑就应该是武则天预 先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但是让人不解的是,此 碑上竟然空无一字,这是为何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女皇帝打的什么算盘,后世人为之已疑惑了干余年。 无字石碑,意涵多多 要探究武则天无字碑之谜,必须先探究无字碑本 身所包含的意义,那么无字碑到底有何意义和秘密呢 ?众说纷纭,我们不妨先看一看我国历史上一些知名 的无字碑,看看它们都包含了怎样的历史内蕴和价值 。 1.泰山登封台无字碑 泰山登封台无字碑坐落在泰山玉皇顶的大门下, 登封台的北边。碑高5.2米,碑身上段稍细,顶上有 覆盖,碑色黄白,两面无字。有人说它是无字碑,但 也有人说它是石表或石函。所以有人说:“秦始皇泰 山立无字碑,解者纷纭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 石,或以为欲刻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说也。” 关于这座无字碑的来历,自古有两种说法:一说 是秦始皇立的,明朝张铨说:“袖携五色如椽笔,来 补秦王无字碑”。他认为是秦始皇所立。其原因又有 两种说法,一是因秦始皇的功德之大,难以用文字形 容,故无字;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无人会写字 了,故无字。两种说法中第一种的可能性大些,秦始 皇“焚书坑儒”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固然是很大 的,但也远没有到无人会写字的地步,不过这两种说 法都无据可考。 第二种说法是汉武帝刘彻立的,但也一直没有定 论。《岱览》的编者唐仲冕,引用了《考古录》中顾 炎武的一段话。顾炎武在阅读了《史记·封禅书》和 《后汉书》以后,说:“岳顶无字碑,世传为秦始皇 立。按秦碑在玉女池上,李斯篆书,高不过五尺,而 铭文并二世诏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宋以 前,亦无此说。因取《史记》反复读之,知为汉武帝 所立也。”(选自《日知录·泰山立石》)郭沫若在 1961年登泰山时,在他写的《观日出未遂》一诗中说 “磨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也肯定了是汉武帝所 立。 2.谢安无字碑 谢安无字碑位于南京梅岗,为东晋谢安(也称谢 太傅)的墓碑,“有石而无其辞,人呼为‘无字碑” ’。原因是“以(谢)安之功德,难为称述,故立白 碑”(选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所谓白碑 即言碑上无字。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以八万之众胜前 秦苻坚的近百万大军,使东晋又偏安38年,也因此之 故,为谢安之墓竖一通无字碑,盖“伟绩丰功不胜记 也”。另一说法为谢安临终之前,问他请谁撰写碑文 ,他不语,也有人提到陶潜和王献之,他摇头,直到 死也未确定谁写碑文,只好立无字碑了。还有一说是 谢安功高盖世,褒既难,贬又不该,只好空着了。 3.秦桧无字碑 秦桧无字碑位于南京牧牛亭,是南宋权臣、卖国 贼秦桧的。其碑“有其额而无其辞,卧一石草间”( 选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 秦桧是妇孺皆知的大奸臣,他残害岳飞,干尽了 坏事,老百姓用各种方式方法诅咒和鞭挞他。他的无 字碑不会是他自己设计的,应该是在他死后,人们, “奉送”给他的。所以无字,当是人们觉得他确实无 颜以对世人,更是无字可写。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秦桧66岁病死后,其家 人还请了不少人为其撰写碑文,由于他“阴险如崖阱 ,深阻竟叵测”,“晚年残忍太甚,数兴大狱,而又 喜谀佞,不避形迹”(《宋史·本传》),所以没有 一人为秦桧撰写碑文,于是只好立一块没有碑文的无 字碑。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