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不是雨天而是与你躲过雨的屋檐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他的样子懒散,脸上带着那个年代、那个年龄特 有的一点点玩世不恭,他走过来翻着我摊在地上的课 本,不屑地说,小孩儿,还看这些。你手里拿的是什 么书?我把封面露给他,那是《基督山恩仇记》。他 说,你家里的书?我点头,他又问我,你家里有别的 书吗?有没有《约翰·克里斯朵夫》? 后来,很多场景都记忆模糊了,但那天下午的阳 光,满眼的绿色,还有他的那件绿色的军装,他说话 时滚动的喉结,我一直都记得,毕竟这是我和男生第 一次这样说话。 回到家里我便翻箱倒柜找到了他要的书,偷偷藏 在书包里。从那天起,我那本带锁的日记里就有了他 。我们的交往很简单,我借书给他。 那个年代,家中有藏书的很少见,而我父亲是个 爱书的人,家里有不少书。一借一还之间,我们会短 短地聊一会儿,说些什么都忘了,只记得每次我都很 拘谨,而他总是要找一个角落靠着,懒散的样子,似 笑非笑的表情。我不及他肩高,仰视的目光只敢匆匆 在他脸卜掠讨。 那时候,没想过天长地久,没想过牵手,没想过 更亲密,只是心中有了这样一个人,在那些莫名的日 子里,他是我青春期的莫名情绪——后来做节目时, 吴若梅对少男少女说,你爱上的只是你心中的一份青 春期的爱隋,而那个人他只是一个异性符号。第一次 听到时,我点头,心中泛起了久远之前的他。是的, 他是一个异『生符号,如果那天走过来说话的是其他 人,或许,其他人也会停留在我少女的情怀中。 再后来,中考结束,我们约好假期中写信给对方 。他的信写得很有意思,文字很拽。他是个热爱文学 的少年,字写得也很漂亮,信中几乎全都是读书心得 还有一些散碎的不着边际的闲话。每天我就在盼望他 的来信中度过。 然而,他的第三封信被妈妈拿到了。妈妈当着我 的面拆开信后,脸色凝重,如临大敌。我忘了当时自 己是怎样的伤心,总之再也没有接到过他的信。那个 假期,我很少再说话,动辄就会流泪,现在想来,似 乎像是患了青春期忧郁症。 若干年后,一次回家,我边吃着母亲烹制的香喷 喷的早点,边收拾着旧日的物件,翻到了那本日记, 看到那一段,哑然失笑。日记中,我用那个年龄胸中 最阴郁晦涩的词汇描述着我当时的惆怅心情,倾诉着 对他的思念,写着对父母的怨怼,全然想不到,有一 天会忘了他。 开学后,我去另外一所学校读高中,偶尔相遇, 看到他走在马路的另一侧,却没勇气看他,但几十秒 的相遇能让我恍惚一整天。这样的日子过了近一年, 他毕业了。 两年后,我参加完高考的那个夏天,回到初中学 校探望老师,遇见了当时和他一起的矮个儿男生,那 个活跃爱说话的男孩儿。他知道我们之间发生过的事 ,要拉着我去找他,我拒绝了。我正沉浸在考上大学 的快乐中,沉浸在和朋友们的告别中,他在我心中已 淡了许多。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结。在广播学院的大学生活 ,使我的性格渐渐变得开朗,青春期的莫名情绪也早 已消散,我拥有了一场真正的恋爱,过去的情感已经 模糊了。 毕业后的第四年,我的工作已小有成绩,我相信 自己已出落为一个漂亮、自信的女性。然而,在一次 探亲假中猝不及防地遇到了他。 那天下午,我跳上一辆小巴,一眼认出了他。他 在座位上坐着,眼神从我脸上扫过,没有认出我。我 从口袋里找出一张名片,看到我的名字,他惊愕了。 多年后的相遇,这是少女时代的我幻想了上百次 的情景,但那一刻,我并没有心跳。我们开始客气地 说话,这是我们成年后第一次交谈,却感觉很奇怪, 我们是熟识的陌生人。他下车前,问我去哪儿,我说 去朋友新开的一家酒吧看朋友,他说那我去找你吧! 在朋友的店里,看到他进来时,我还是很开心的 。我们找了个角落坐下,他有些拘谨。我笑着将他介 绍给朋友:这是我少女时代的白马王子,我们有十年 没见过面了。 我们要了啤酒,谈话间,我发现他蓄着指甲,这 是我不能容忍的男孩子的毛病之一。又聊了一会儿, 我发现他是那么地愤世嫉俗,说起工作,说起过去的 校友,他的不平和怨气更多一些。 年轻的他,似乎已经有了知识分子的怀才不遇。 而那时的我,正踌躇满志,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心 态很积极。我是敏感的,这么多年我们已然是陌生的 ,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环境让我们有了距离,这种距离 或许一开始就有。 为了不冷场,我试着和他谈一些他曾经爱读的书 ,但对此,他已不再感兴趣…… 他的脸上还有以前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那是曾 经在我的少女梦中令我难以释怀的气质,而那天看来 ,却全然没有了吸引。我们的话渐渐少了,直到告别 。P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