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的初心/生命之书
作者简介
铃木俊隆(Shunryu Suzuki,1905~1971),日本曹洞宗的禅师,法名祥岳俊隆,生于1905年5月,父亲也是一位禅师。在日本期间,铃木俊隆自年少即开始禅修训练,经过多年的修习而臻成熟境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多数修行者皆改行从事其他职业时,铃木仍坚守他的禅师生涯。1959年,他迁移至美国旧金山。几年内,他的教授吸引了许多西方学生,他在旧金山建立了禅中心,并在加州卡梅尔谷地成立了西方第一所禅修院。 1971年12月,由于长年疾病缠身,铃木俊隆禅师辞世。著有《禅者的初心》《禅者的初心2》(原名《禅的真义》)。
内容简介
让你心进入全然完美的宁静状态 “只管打坐”——我们的坐禅,只是做我们自己。当 我们不期待任伺事,便可以成为自己。这就是我们坐禅之 道——完完全全地活在每一刻之中,这样的修行能永久持 续。 我们说,“每一刻”,但当你真正修行的时候,每一 刻显得太长了,因为在那一刻中,你的心已经在追随呼吸 的起伏。所以我们说:“即使在一弹指中,亦含有百万个 瞬间。”这样我们就能强调那种存在于每一瞬息片刻的感 觉,十是你的心非常安静。 因此,每天花一段时间,修习只管打坐,不妄动,不 期待任何事,如同你正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每一刹那。 你体会到那临终一刻之感。在每一次的吸气和呼气间,有 不可计数的瞬间,而你的意图是活在每一个瞬间。 首先,练习让出息平稳流畅,然后让入息平稳流畅。 心的宁静超越了呼气的尽头,所以如果你的出息平顺,不 试图硬要呼气出去,你就在进入心全然完美的宁静状态。 你不再存在。当你这样呼气,自然地,你的吸气会从那里 开始。你体内新鲜的血液,从外在带来所有的养分渗透、 充满你的全身;你彻彻底底地充电了一番。然后你开始呼 气,将那份清新的感觉延展到“空”中。因此,一刻接着 一刻地,不需努力去做任何事,你持续“只管打坐”。 彻底完全地“只管打坐”也许是困难的,因为当你结 跏趺坐时,会有一些来自双腿的疼痛不适之感。但是虽然 双腿疼痛,你还是可以从事它;虽然你的修行不够好,还 是可以只管打坐。你的呼吸会逐渐消散,你会逐渐消散. 泯灭到“空”里。吸气时,毫不费力地,你自然地带着一 些颜色或形象,又回到自己。呼气,你渐渐泯灭到“空” 中——空无,如同白纸。这便是“只管打坐”。重点在你 的出息。与其试着在吸气时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不如以呼 气时消失到“空”中来取代。 当你在临终一刻修习此一法门,就没有什么可以害怕 的了。事实上,你的目标是空性。在你以这种感觉,完完 全全地呼气之后,你与万物合一。如果你还活着,很自然 地,你会再度吸气。“喔,幸或不幸地,我仍然活着!”然 后你又开始呼气,消融到空之中。或许,你不知道那是怎 样的感受,但有些人知道。某些时刻里,你一定感受过这 种感觉。 当你如此修行,会很难轻易地就发怒。若你对吸气, 而非呼气感兴趣,你会一下子就被激怒。你一直尝试着要 生存。几天前我的一个朋友心脏病发作,他当时唯一能做 的事只有呼气,他不能吸气。他说,那真是一种可怕的感 受。在那一刻,如果他可以像我们这样地修习呼气,把目 标针对空性,或许就不会感觉那么糟糕。出息,而非入息 ,是我们极大的愉悦。当我的朋友不断试着吸气,他以为 再也不能吸气了;若他能够平顺、完全地把气吐出去,我 想,男一个吸气会自然地随之生起。 观照出息是非常重要的。死亡,比努力求生更为要紧 。当我们总是尽力挣扎着耍存活,我们会有麻烦。比起试 着要活下去或保持活动,若我们能平静地死亡或消散到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