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散文(年画与蟋蟀名家散文典藏)

迟子建散文(年画与蟋蟀名家散文典藏)
作者: 迟子建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4.10
折扣购买: 迟子建散文(年画与蟋蟀名家散文典藏)
ISBN: 9787533937942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伐木小调 雪花弹拨森林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会在苍茫中升 起,它不是鸟 鸣,而是伐木声。 那时的树木茂密,高大得遮天蔽*,如果你独自 走进森林,又有 山风吹过,林海发出阵阵轰鸣,那种肃杀、神秘的气 息就会令你心生 寒意。那时林中的动物也很多,一年之中谁家不会套 上一两只兔子和 狍子呢? 伐木声通常是在10月响起,到了次年5月,冰消 雪融了,它才余 音袅袅地飘逝在森林中。伐木的有公家的,也有私人 的。公家伐木的 都是各个林场的工人,而私人伐木的都是住户,他们 是为着家中的火 炉而伐木。公家伐木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伐的是落叶 松、樟子松这些 上等木材,它们被运送到全国各地后,可以造房屋、 建桥梁。私人砍伐 的,被允许的只有风干了的树木——我们俗称“杖杆 ”的已无生长迹 象的树木,以及那些不能成材的杂树,譬如水冬瓜、 柞木、枫桦树、水 曲柳等。但是由于这些杂树枝*纵横,修剪起来麻烦 ,而且作为烧柴 又不抗烧,所以偷着砍伐新鲜的落叶松作为烧柴的大 有人在。 公家砍伐树木一般都选择到离居民区比较远的地 方,当地人把 它叫“工段”。工段搭着帐篷,工人们晚上就住在那 里。他们喝的是雪 水,吃的往往是冰凉的馒头。蔬菜不是黄豆粉条,就 是海带和咸菜。帐 篷里虽然有地火龙可以取暖,但到了后半夜,没人给 火炉添柴,人就 会被冻得缩成一团。白天呢,他们又得蹬着没膝的雪 去伐木.所以林 业工人十有**都患有风湿病。他们伐木使用的工具 是油锯和弯把 子锯,电动的油锯发出的声音很大,比拖拉机运行的 声音还要响,你 隔着一里地都可以听到,但那时油锯是**的工具, 不是每个工人都 能够用上的。大多数的人使用的是手工*作的弯把子 锯。由于锯是铁 制的,而被伐的又都是水分充足的鲜树,所以弥散的 伐木声清脆悠 扬、悦耳动听。由于人使用锯的时候有急有缓,有轻 有重,有间歇,因 而听伐木声跟欣赏一首完整的乐曲一样,有舒缓的行 板,也有急遽的 快板,*有给人留下回味余地的休止符,*后那声令 人回肠荡气的 “顺——山——倒——啦——”的呼喊,总是与树木 的訇然倒地声融 合在一起,浑厚圆满地作为伐木曲的结束。 我童年进山伐木,通常是跟着父亲。他很爱惜树 木,喜欢盘树墩 来作为烧柴。如果伐一棵高高的树,把它锯为几截, 那么你会得到很 多的柴火;而伐一个只有人的膝盖高的侏儒般的树墩 ,获得的只是一 截烧柴,而你用的又是同样的力气和工夫,所以我常 常觉得父亲愚 痴,树木那么多,伐它上百棵又如何?况且别人家都 伐树,为何我家要 盘树墩而遭人耻笑?而且盘下的树墩因为散而不好装 车,常常是拉着 一车树墩朝家走,半途中就会有因为颠簸而骨碌骨碌 滚到路上的.还 得停下车来重新装车,费尽周折。在我们的抗议下, 父亲盘树墩就盘 得少了,但他仍然恪守规矩,不伐落叶松和樟子松, 我们进了山里,就 得像猎人寻找猎物一样,东搜西寻地寻找杖杆。杖杆 的形成多种多…… P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