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青春版 猎人笔记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全名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俄国文学三巨头”之一。出生于贵族家庭,童年时代在乡村田庄中度过,1827年随全家迁居莫斯科。从1834年发表处女作《斯捷诺》起,之后的四十余年中创作了《贵族之家》《罗亭》等六部长篇小说,大量的中短篇小说、随笔、戏剧、诗歌等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俄国文学的宝库。 耿济之(1898—1947),原名耿匡,字孟邕,笔名济之,上海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1917年就读于北京俄文专修馆。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成为学生领袖之一;先后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和《人道》月刊。俄专毕业后曾在中国驻苏联赤塔、伊尔库茨克、列宁格勒等地领事馆任职。抗日战争期间隐居上海,专事俄苏文学译介。一生译有《猎人日记》《父与子》《白痴》等多部俄苏文学作品,对译介俄苏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内容简介
白静草原 那天恰是七月中最好的一天,这样的天仅在天气久晴的时候才可以遇到。从早晨起天色就很明显,朝霞并不发出火烧似的颜色,却四散成浅红的虹彩。太阳不似火焰般热,不似火烧般红,像盛暑时候一样,也不是浓紫色,像刮大风前的光景,却显出光明灿烂的颜色,静悄悄浮在又窄又长的乌云底下,发着新鲜的光明,四围还烘托着薄紫色的浅雾。上面一层正在舒展着的云彩幻成几条长蛇的模样,这几条长蛇的光辉好比已锻炼过的银子的光辉一般。可是一会儿又涌出游戏般活动的光线,又快乐,又庄严,飞也似的升起一种强烈的发光体来。快到中午的时候,时常显出许多又圆又高、金灰色的云彩,还镶着白色柔和的边儿。这些云彩差不多都静悄悄一点儿也不动,正仿佛许多小鸟,零零落落散在无穷尽的河边,围绕住平均的蓝色的透明的支流。下边在地平线上的云彩渐渐在那里移动着,黑暗起来,中间的蓝色已经看不大见。但是那些云彩自身却苍白得和天色一般,显出光明和暖气。地平线上的颜色,白丁香树色,整天没有变动。四围都是一样的,没有一处黑暗,也没有一处?打雷,仅在某处地方从上往下落着觉不大出来的雨丝,远远望来,好比淡碧色的细带。近暮薄的时候,这些云彩竟消失了,其中最后的几块带着黑色,还不定得似烟一般的云彩,朝着落日幻成玫瑰色的柱子。太阳静悄悄下落时,正和它升天时一般安静,在那个地方鲜红的光线射在黑沉沉的地上不久的时候,晚星早已扣在上面,轻轻地闪耀着。在这种日子,光彩总是很轻减,很光亮,却不鲜明,有一种令人感动的温和的气象。在这种日子,热气有时是极剧烈的,有时还在旷田的斜坡上蒸发着,可是风一吹起来,赶散了积聚着的暑气,圆旋风——普通气候一定的标准——像高大的白柱一般,经过田地在大道旁游玩着。在干燥并且清洁的空气里闻着苦蓬、裸麦和荞麦的香味,就是晚上一点钟以前你还觉不出一点儿凉气。在这样的天气,去收获麦子,是农人们求之不得的。 “大家小书 青春版”系列丛书中一种。针对青少年精心选编的一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