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老子详解(成就盛世的执政治国之道)/图解经典

图解老子详解(成就盛世的执政治国之道)/图解经典
作者: 杨鹏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16
折扣购买: 图解老子详解(成就盛世的执政治国之道)/图解经典
ISBN: 978756134152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道”,可以说出来的,不是那永恒之“道”。“名”,可以定义出 来的,不是那永恒之“名”。 宇宙万物纷纭复杂,它们靠什么力量生成出来?支配宇宙万物运行秩 序的根本法则是什么?老子认为,这个根本力量就是“道”,宇宙的秩序 就建立在“道”的运行法则之上。宇宙万物都由“道”所生,都是“道” 的表现形式,都包含着“道”的力量和规律,都按“道”的法则运行。 “道,可道”中的第一个“道”字,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或实体。第二 个“道”字,指言说。“道,可道,非恒道”,指用言说表达出来的“道 ”,不是那个永叵的“道”。这是说,宇宙的本原,不是人类的言说所能 完全表达的。人类的言语,有缺陷,不完美,人类不可能用言语这种工具 ,对“道”这个对象进行精确描述。这也等于是说,人类的言语之中,并 不包含有终极的真理。 “名,可名”中的第一个“名”,指“道”这个文字名称。第二个“ 名”,指对“道”这个文字名称给予定义。“名,可名,非恒名”,指“ 道”这个名称,无法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清楚。凡文字语言对“道”的描述 ,都不能完全说明“道”这个对象全部的内涵。这也等于是说,所有的文 字中,都不包含有终极的真理。 本句所谈的,是人类语言这种表达工具与“道”的关系。老子认为, 人类的语言工具充满缺陷,所有的言说和文字,其表达能力都是有限的, 都不可能将“道”这个对象定义和表达清楚。因此,所有的言语和文字中 ,都不包含有终极真理。语言文字,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人 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人类文明的基础。老子认为,这个基础是残缺的、 狭隘的。人类的文明,有内在缺陷。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这句简洁的话,具有很 大的颠覆性和超越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传统的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字 记录和人的讲述来传播的。如果人类的语言本身就是有缺陷的,语言本身 无法揭示出终极的真理,那么历史上所有圣贤通过讲述和文字留下来的教 诲,岂不是残缺的,与终极真理无缘了?君王发出的种种旨令,朝廷下发 的种种文件,岂不是与终极真理无关?这句话,是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否定 。 同时,这也是一种超越。老子感到过去的语言文化系统中,没有能将 他发现的“道”包容进去。在传统的典籍中,他找不到“道”的影子。他 发现了新的宇宙秩序,所以感到了传统语言所包含的内容的缺陷。当他试 图再以语言这种工具来表达这个“道”时,他感到了语言表达能力本身的 局限性。语言文字这种工具的局限性,使他无法准确无误地将“道”的真 相表达出来。老子并没有用其他的诸如数学、图画这些表达工具,他所用 的,仍然是文字工具,老子感到了这种工具表达能力的局限性。面对这个 新发现的宇宙秩序,面对这个全新的对象,老子给出了一个名称,称之为 “道”。《老子》五千言,就围绕着“道”展开,从方方面面进行描述, 试图将无形的“道”的法则揭示出来。 老子所用的描述方法,仍然是文字。这并不是对自己的否定,而是知 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什么老子对语言如此怀疑,为什么他会认为语言包含 不了终极真理呢?他自己在下面有清晰的解释。 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