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智慧101(秋之卷)

孔子智慧101(秋之卷)
作者: 韩胜男
出版社: 商务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4.40
折扣购买: 孔子智慧101(秋之卷)
ISBN: 978710008858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51篇 心怀谦逊,虚怀若谷 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 带春气。”意思是说,对自己要严格,对待他人或处理 事情,则要像春天的气息一样,令人感到舒服。 他又说:“立品须发乎宋人之道学,涉世须参以晋 代之风流。”意思是说,树立人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人,倘若态度骄傲,心中自满,目空一切,瞧不起别 人,别人也同样会瞧不起他的。 俗语说得好:“登到台上往下看,只见台下的人十 分渺小;殊不知在台下的群众,抬头仰望台上,也同 样的渺小哩!”英国作家萨克雷也曾说过:“生活是一 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 你哭。” 孔子诫人,勿恃才而骄吝,感慨地说道:“一个 人就算有周公(姓姬名旦)那么美好的智能才艺,假 如心高气傲,或者度量褊小,纵使有再多的智能才艺, 也不值得一看!”一个人将来闯社会,想成就事业, 单靠个人的力量必定有限,愈大的事业愈困难,愈需 要别人的帮忙,才能成功。 如果态度骄傲、自满,而不虚怀若谷,不愿接受 别人的意见,无异于拒人千里之外,别人自然不乐意 帮助他。在“失道寡助”之下,就算他个人有三头六 臂,也难逃失败的命运!万人敌的西楚霸王项羽,正 是因为骄盈自满、刚愎自用,最后兵败如山倒,英雄 气短,在乌江自刎,实在令人浩叹啊! 古今成就大事业的伟人,莫不是谦虚大让的人。所 谓谦谦君子,古人如汉高祖刘邦,便以宽大著称。在 秦朝的时候,沛县县令要当时的泗水亭长刘邦(刘季), 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 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还没到骊山, 百姓就一定逃光了,自己也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 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百姓也都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 逃走的人躲在芒、砀二县交界的山泽中。 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 沛县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和曾参都建议说:“你是 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人不服,最好的办法, 还是把刘邦召回来,用他来挟制那些不服的人。” 沛县县令立即叫樊哙去请刘邦。可是当刘邦回来 时,沛县县令见他领有近百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 挥,又懊悔起来。于是下令紧闭城门,不让刘邦进城。 刘邦见状,在城外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射给城 里的父老,叫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与他共同抗 秦,以保全身家。父老果真杀了县令,打开城门,迎 接刘邦进沛县,并请他做县令。 刘邦谦虚地说:“天下形势很紧张,县令的人选如 果安排不当,就会‘一败涂地’,请你们另外选择别人 吧!”但最后,刘邦拗不过大家,还是当了县令,称 作沛公。 秦末天下大乱,江湖豪杰争相出头,最后形成刘邦 与项羽二雄争霸天下的形势,双方争得你死我活,犹不 知鹿死谁手。但在刘邦帐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 刘邦用了陈平的计谋,离间楚国君臣的情谊,令 项羽怀疑范增不忠,范增只能默然离开。范增是项羽 阵营里最让刘邦害怕的人物,范增不走,项羽就不会 灭亡,那么汉家天下,就无法建立! 由于刘邦的谦虚,很多在项羽帐下的勇将,均主 动投入刘邦的阵营。其中,请韩信当大将军,是他一 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韩信在年少寒微时,曾受胯下之辱,乞食于漂母。 虽历尽困苦艰辛而志不懈怠,终得遇于子房(张良), 受知于萧何,因而平步青云,登坛拜将。经“明修栈 道,暗度陈仓”及背水一战,享誉千古。P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