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2.25
折扣购买: 2023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学科专业知识·中学体育
ISBN: 9787510066757
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研究教师招聘考试研究与辅导的部门,多年来始终坚持“学员第一”的理念,汇聚了数十位兢兢业业的辅导与研究者,坚持紧扣考试自主研发。
第一部分?体育基本理论知识 |考情简报| 本部分主要包括六大学科内容,分别是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和运动训练学。 从考查题型来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对本部分的考查比例较大,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对本部分的考查比例较小。 从考查内容来看,运动解剖学主要考查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知识点;运动生理学主要考查骨骼肌机能、血液、循环机能、呼吸机能、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等知识点;体育心理学主要考查体育心理学概述、运动兴趣和运动动机、运动技能的学习等知识点;学校体育学主要考查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体育游戏、体育文化、体育教师等知识点;体育保健学主要考查运动与营养、医务监督、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病症及运动损伤等知识点;运动训练学考查知识点较少,一般考查项群训练理论、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等知识点。 本书为通用版本,各个省份在题目分布上也存在差异,需要考生依据自身情况斟酌,精准复习。在备考过程中,应反复研究真题,不仅要掌握各类题型涉及的知识点,更要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理论进行运用。 第一章?运动解剖学 第一节?绪?论 一、运动解剖学的概念 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的规律,是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隶属运动人体形态科学范畴。 二、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 考点1?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是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之一,该观点认为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统一是指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而生理功能又是形态结构的表现形式、存在价值。 ?典型例题?(2022·江西·单选)运动解剖学中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认为,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而生理功能又是(??)的表现形式。 A.心理结构 B.形态结构 C.运动功能 D.学习功能 【答案】B。 考点2?有机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正常的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个器官或组织结构都是机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各司其职、各行其能,使人体具有重要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3?有机体变化发展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人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发展是永恒的,人在出生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条件对不同性别、年龄的个体都会有一定的影响,都可带来不同的人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所以,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创造良好的环境,并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促进人体形态结构发生良好的变化。 三、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解剖学中定义的姿势、轴、面和方位的术语是学习和研究运动解剖学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描述规则。 ?典型例题?(2022·江西·单选)解剖学中定义的(??)的术语是学习和研究运动解剖学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描述规则。 A.轴、面和方位 B.轴、背和方位 C.背、面和方位 D.轴、面和定位 【答案】A。 考点1?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双眼向前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拇指在外侧),两足并拢,脚尖向前。 考点2?解剖学方位术语 为了准确表达运动的人体结构相对位置关系或运动中人体各部位的空间位置关系,以人体解剖学姿势为基准,定出下列解剖学方位术语(如图1-1-1)。 1.上与下 上与下是描述器官或结构距颅顶或足底的相对远近关系的术语。近颅顶者为上,近足底者为下。 2.前与后 前与后是指距身体腹侧面或背侧面距离相对远近的术语。靠近腹侧面者为前,靠近背侧面者为后。 3.浅与深 浅与深是描述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的术语。靠近表层皮肤者为浅,远离表层皮肤者为深。 4.内侧与外侧 内侧与外侧是描述人体各部位或器官、结构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位置关系的术语。靠近人体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离人体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 5.近侧与远侧 近侧与远侧是描述四肢与躯干相对距离关系的术语。距肢体与躯干的连接处较近者为近侧,距肢体与躯干的连接处较远者为远侧。 6.尺侧与桡侧 尺侧与桡侧是依据前臂的尺骨与桡骨排列的位置关系而规定的。尺侧是指前臂的内侧,桡侧是指前臂的外侧。 7.胫侧与腓侧 胫侧与腓侧是依据小腿的胫骨与腓骨排列的位置关系而规定的。胫侧是指小腿的内侧,腓侧是指小腿的外侧。 记忆口诀 内尺外桡,内胫外腓。 8.内与外 内与外是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的术语。接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此外,左与右、垂直、水平和中央等概念与一般概念均相同。 图1-1-1?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与方位术语 考点3?人体基本切面和基本轴 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人体关节运动时一般都绕这三个轴转动。同时,人体还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切面,即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如图1-1-2)。 1.人体基本切面 (1)矢状面 矢状面是指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切面。该切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与水平面及冠状面互相垂直。其中,经过人体正中线的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 冠状面或称额状面,是指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切面。该切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与水平面及矢状面互相垂直。 (3)水平面 水平面或称横切面,是指横切人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该切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与矢状面及冠状面互相垂直。 2.人体基本轴 (1)垂直轴 垂直轴是呈上下方向,并与地平面相垂直的轴,如肱骨在肩关节可绕垂直轴做内旋或外旋运动。 (2)矢状轴 矢状轴是呈前后方向,并与垂直轴呈垂直交叉的轴,如肱骨在肩关节可绕矢状轴做外展或内收运动。 (3)冠状轴 冠状轴或称额状轴,是呈左右方向,并与前两轴互相垂直的轴,如肱骨在肩关节可绕冠状轴做屈或伸运动。 图1-1-2?人体的基本切面和基本轴 记忆口诀 上下方向——垂直轴;上下两部分——水平面。 前后方向——矢状轴;左右两部分——矢状面。 左右方向——冠状轴(额状轴);前后两部分——冠状面(额状面)。 1.【常考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 2.【命题角度】 ①考查对应性。例如:腓侧指哪里?答案:小腿外侧。 ②考查含义。例如:垂直轴呈什么方向?答案:上下方向。 第二节?运动系统 一、运动系统的构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占成人体重的60%~70%,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全身各骨借骨连结相连,构成人体的支架,从而赋予人体基本形态,具有支持体重,保护内脏(颅保护脑,胸廓保护心、肺等器官)的作用。四肢骨则以运动为主。骨骼肌附着于骨,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进行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产生运动。 ?典型例题?(2021·山西晋中·单选)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骨、骨连结和(??)。 A.韧带 B.血液 C.肌肉 D.力量 【答案】C。 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为运动的枢纽,骨骼肌为运动的动力器官。 二、骨 考点1?骨的数目与分类 成人有206块骨,可进行如下分类。 1.按骨的部位可以分为中轴骨(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如图1-1-3) (1)颅骨 颅骨位于脊柱的上方,与颈椎相连,由29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不规则骨或扁骨构成,可划分为脑颅骨、面颅骨和听小骨三部分。 ①脑颅骨。脑颅由8块脑颅骨构成,包括不成对的额骨、枕骨、筛骨、蝶骨,成对的顶骨、颞骨。 ②面颅骨。面颅由15块面颅骨构成,包括不成对的下颌骨、梨骨、舌骨,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和下鼻甲骨。 ③听小骨。听小骨位于颞骨岩部内,两侧对称,共有3对。根据其位置自外向内依次是锤骨、砧骨和镫骨(人体内最小和最轻的骨)。 (2)躯干骨 躯干骨共51块,包括24块独立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骨。 ①椎骨。椎骨幼年时为32块或33块,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3~4块尾椎融合成1块尾骨。根据椎骨所在的部位,通常将颈椎、胸椎和腰椎称为独立椎骨。 ②胸骨。胸骨呈扁平形,形似短剑,分柄、体、剑突三部分。 ③肋骨。肋骨共12对,左右对称。 (3)附肢骨 附肢骨共126块,由上肢骨和下肢骨组成。 ①上肢骨 上肢骨共64块,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大部分。 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锁骨横架于胸廓的前上方,呈“∽”形,分内外两端、上下两面。内端膨大为胸骨端,外端扁平为肩峰端,上面光滑,下面粗糙。肩胛骨位于胸廓背面脊柱的两侧,为三角形扁骨。 自由上肢骨包括上臂部的肱骨,前臂部并列的尺骨、桡骨,手腕部的腕骨、掌骨、指骨。肱骨是臂部的长管状骨。尺骨位于前臂内侧;桡骨位于前臂外侧。腕骨是短骨,共8块,分为两列,每列4块,近侧由外向内依次是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由外向内依次是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掌骨为小长骨,共5块,位于腕骨和指骨之间;指骨共14块,均为小型长骨。 ?典型例题?1.(2022·江西·单选)人体的手骨分为(??)。 A.桡骨、掌骨和指骨 B.腕骨、掌骨和桡骨 C.腕骨、桡骨和指骨 D.腕骨、掌骨和指骨 【答案】D。 2.(2022·江西·单选)躯干骨是构成中轴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骶骨、尾骨组成。 A.椎骨、肋骨和腓骨 B.椎骨、腓骨和胸骨 C.椎骨、肋骨和胸骨 D.椎骨、肋骨和髋骨 【答案】C。 ②下肢骨 下肢骨共62块,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 下肢带骨即髋骨,在幼年时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部分通过软骨连结而成,16岁左右通过骨性结合而成为一块骨。 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和趾骨。股骨为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骨,约为身长的1/4,可分为一体两端。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胫骨位于小腿内侧,腓骨位于小腿外侧。跗骨是一组骨的名称,包括7块短骨,分前、中、后三列。 (一)本书是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图书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历年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 (二)本书参考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的考查内容编写,紧随考试形式变化,分析命题规律,优化图书内容,将真题和考点紧密结合起来。 (三)本书详细讲解重难点,层次分明,并在正文部分穿插典型例题,对教材要点进行必要的延伸拓展,便于考生巩固提高。 (四)本书中设置了“考情索引”“典型例题”“敲黑板”“备考点睛”“易混辨析”“记忆口诀”等多种版块,帮助考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