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2)

易经的智慧(2)
作者: 曾仕强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90
折扣购买: 易经的智慧(2)
ISBN: 9787561353608

作者简介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之父,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中国管理哲学三十年,首倡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享誉海内外。 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学,学问深渊,世情洞达。他是央视《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专家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和中西贯通的渊博学识在中国管理界独领风骚。

内容简介

也有把坤卦摆在第一卦的,叫《归藏易》。因为 坤为地,万物莫不归藏其中。人类的文化和文明都以 大地为主,所以在人类文明草创时期以坤卦为首,也 是有道理的。而《周易》是把乾卦摆在第一卦。当然 ,我们也相信有很多人会把谦卦摆第一卦,因为谦卦 本来就是《易经》中核心的一卦!还可以把泰卦摆在 第一卦……可是弄来弄去,最后大家慢慢地取得一致 的想法——就按照周文王当时所排列的卦序,他一定 有相当的道理。 历史上《易经》六十四卦有很多排序方法,而至 今还广为流传的,只有周文王所著的《周易》,也就 是以乾卦为首的排序方式。为了便于人们理解《周易 》的这种排序,孔子还专门作了《序卦传》。那么, 《序卦传》是如何解释这种排序的呢? 《序卦传》是把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这六十四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次序进行了推演 。第一句话是: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天地就是乾 坤两卦,所以实际上一出来就是两个卦,不是只有一 个卦。因此我们再说一遍,中国人最大的遗憾就是把 儒家跟道家分开来看。儒家比较偏重乾卦的发挥,道 家比较偏重坤卦的使用,道家的以柔克刚、不敢为天 下先,都在讲坤卦。我们只能说把乾卦解释得最精彩 的是孔子,把坤卦讲得最精妙的是老子。 一个人,如果始终是儒家的刚健、自强不息,恐 怕也活不下去。那样太紧张了,一定要用道家的无为 思想来调适。所以孔子不是纯粹的刚健、自强不息, 孔子有他轻松的一面。有一天,孔子跟子路说:“哎 呀,这个道不可行,我们那么辛苦,人家根本就不相 信我们,干脆我们弄个小船,到海外去溜达溜达,不 问世事算了。”子路听了就很认真地说:“老师,你 真的要去,我陪你去!”孔子说:“你真傻,我会做 这种事吗?我讲着玩儿而已啦!”(原文见《论语· 公冶长》)这里的“讲着玩儿”就是道家。 同样,一个人就算是道家,也必定有积极的时候 ,也必定有自强不息的一面,否则也是道不起来的。 所以我们不能再把儒道分家。后来我们又把佛家的思 想也拉进来,主要就是因为它可以构成我们生活里面 更充实的内涵,而它跟《易经》也是不冲突的。 天地生万物,乾坤是《易》的门户,那么,天地 的功能是什么?就是创造万物。可能有人会问,这到 底是创造论,进化论,还是演化论?我想那是西方的 思路,对我们中国人来讲,这些都是同时存在的,既 创生又演化,然后又不停地进化,有进必然有退,不 可能一路进或者一路退,因为进退是一体两面的。 譬如说中国人有能屈能伸的民族性,这个能屈的 部分就是坤,能伸的部分就是乾。乾告诉我们要自强 不息,只要有机会就要抓住,只要有能量就要发挥。 可是当环境不许可的时候,当你感觉到力不从心的时 候,那你就要像坤卦一样的逆来顺受。所以中国人老 是讲两句很矛盾的话——自强不息,逆来顺受,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