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罪彻底的日本史1)
作者简介
郝雍:北大武侠文化研究协会顾问,对历史、哲学、逻辑、语言等领域有广泛的涉猎。长期研读中外史书,尤其对于日本历史、文化的研读长达6年之久,并能融汇史料精义,颇有自己的见解。
内容简介
历史的起始点——古日本的轮廓 日本一向自称是神国,何以如此?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天皇不是人 类,而是神留在人间的子孙,是神的后裔,那么天皇统治的国家自然也被称 为神国。 这种说法最早出自一本叫做《古事记》(こじき、ふゐこ和ふみ)的日本 官方史书,据说,通过“壬申之乱”上台的大海人皇子,也就是日本第四十 代天武天皇,这哥们儿觉得自己国家的历史谬误太多,尤其是和我们中国的 历史比起来,那差得真不是一星半点。因此,他就觉得有官修正史的必要, 一来自然是可以留下自己天皇家族的活动记录,二来也有根据自己政治意图 篡改历史的一时之需。很明显的是,这位天武天皇所主持修订的两本官方史 书中清一色地都没有提及那位在“壬申之乱”中被自己消灭的大友皇子,成 王败寇,直到明治时代,这位兵败失位的弘文天皇才被后世的史学家考证出 来,加以追封,列进了天皇家族的谱系之中。 天武天皇钦命修订的两本官方史书,其中的一部便是大名鼎鼎的《古事 记》,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本官修正史,最初是由一位二十八岁有照相机 般记忆力的大臣稗田阿礼,根据上古所流传下来的史料《帝纪》、《旧辞》 等,重新加以编辑整理。然而遗憾的是,这位拥有超强记忆力的稗田阿礼努 力工作了三十年,还没有完成修史大业,就变得衰老不堪了。这时到了元明 天皇在位之时,新的女帝不得不敕谕另一位才高八斗、笔走龙蛇的朝臣太安 万侣继承稗田阿礼的御用工作,继续完成修史大业,并终于在712年顺利完 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古事记》。 和铜四年(712)1月28日,以当时日本文体编撰而成的《古事记》被正式 献给在位的女帝元明天皇。该书是以日本天皇家族为中心,利用当时流传下 来的或者数代口耳相传的故事,记载了从日本开天辟地到女帝推古天皇(日 本第三十三代天皇,592年12月8日至628年3月7日在位)间的传说和史事。全 书可以分为“本辞”和“帝纪”两个部分,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属于 “本辞”,中卷和下卷属于“帝纪”。“本辞”收录的是太安万侣的序言以 及日本开天辟地、造人传世的神话和传说。“帝纪”部分则记载了从第一代 神武天皇到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间的三十三代天皇的谱系和事迹,其中第一 代神武天皇到第十五代应神天皇属于中卷的内容,这一卷里的天皇也备受后 世史学家的争议,现在普遍认为是传说中的天皇,历史上并不存在;属于下 卷内容的第十六代仁德天皇到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则是日本历史上实际出现 过的人物。《古事记》在日本的地位就和中国的《春秋》、《左传》一样, 是日本最早的史书,也是日本最早的文学作品。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其实自推古天皇前的三十二代天皇都还没有正式使 用“天皇”的称号,当时的天皇只不过是日本大和地方(古日本仿唐制采用 “分国法”又可分为六十六国,或叫六十六州,这六十六个地方又分属五畿 七道,其中大和又名和州,就是五畿之一,说白了,就是日本京畿附近的五 国之一,其余四国分别为山城、摄津、和泉、河内四州)的一个部落酋长而 已,对外正式的称呼是“大君”,中国又叫“倭王”。直到608年,日本外 使小野妹子作为陪送,再度送隋使裴世清回国时,带来的一份日本国书,上 面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的措辞,日本才第一次正式对外使用了“天皇” 这一称呼。直到天武天皇在位时,“天皇”这一称呼才开始普遍使用。 除了《古事记》以外,这位天武天皇可能觉得还不过瘾,于是乎他就又 成立了一所历史编撰馆,以舍人亲王为首,任命了一大批编撰委员,要他们 仿效中国的《史记》、《汉书》等历史经典著作,广征博采,编辑出一部完 备的日本国史,这就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二本官修正史《日本书纪》的由来, 由于这本史书采用了中国《史记》纪传体的编撰体例,所以它在日本史中的 地位也相当于中国的《史记》。 天武天皇虽然肇始了日本两大官方正史的修订工作,但可惜的是,这哥 们儿却没有看到这两本史书的完成。较晚的《日本书纪》在四十年后的养老 四年(720)才最终定稿,献给了女帝元明天皇。 编撰《日本书纪》的时候,像《古事记》、《风土记》这样的史书都已 经被编撰出来,但是由于撰述者采用的传说和听到的故事有不同之处,所以 内容也有出入。这样,后来出道的《日本书纪》便担负起为之“定本”的使 命。《日本书纪》为了经典起见,采用汉文写作,其史观以天皇和中臣家族 (后来的藤原氏)为中心,记录了从神代到第四十一代持统天皇的谱系和事迹 。全书共三十卷,其中第一、二卷是神代的内容,从第三卷开始是第一代神 武天皇到第四十一代持统天皇的谱系和事迹,另附谱系一卷,今已亡佚。 至此,日本的上古史才算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大致轮廓。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