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7.80
折扣购买: 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
ISBN: 9787530219799
季羡林
山东聊城人。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北京大学终身教授。曾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主要作品:《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清华园日记》及众多学术著作。
在中国文学史或艺术史上,常常有几“绝”的说法。最多的是“三绝”,指的是诗、书、画三绝。所谓“绝”,就是超越常人,用一个现成的词儿,就是“天才”。可是,如果仔细分析起来,这个人在几绝中只有一项或者两项是真正的“绝”,为常人所不能及,其他几绝都是为了凑数凑上去的。因此,所谓“三绝”或几绝的“天才”,其实也是偏才。
有人说:“九十九分勤奋,一分神来(属于天才的范畴)。”我认为,这个百分比应该纠正一下。七八十分的勤奋,二三十分的天才(才能),我觉得更符合实际一点。我丝毫也没有贬低勤奋的意思。无论干哪一行的,没有勤奋,一事无成。我只是感到,如果没有才能而只靠勤奋,一个人发展的极限是有限度的。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信缘分与不信缘分,对人的心情影响是不一样的。信者,胜可以做到不骄,败可以做到不馁,决不至胜则忘乎所以,败则怨天尤人。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绝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鲁迅翻译的《小约翰》里讲到一个有毒的蘑菇听人说它有毒,它说:这是人话。毒蘑菇和一切苍蝇、蚊子、臭虫等等,都不认为自己有毒。说它们有毒,它们大概也会认为这是人话。可是被群众公推为坏人的人,他们难道能说,说他们是坏人的都是人话吗?如果这是“人话”的话,那么他们自己又是什么呢?
人生下来,既能得到一点乐趣,又必须忍受大量的痛苦,后者所占的比重要多得多。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然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有人,特别是诗人,甚至爱抚这一点残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这样的例子,文学史上还少吗?
我看过埃及的金字塔,看过两河流域的古文化遗址,看过印度的泰姬陵,看过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以及国内外的许多名山大川。我曾住过总统府之类的豪华宾馆,会见过许多总统、总理一级的人物,在流俗人的眼中,真可谓极风光之能事了。然而,我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荆棘丛生。我经过山重水复,也经过柳暗花明;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我曾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没有被接纳,终于曲曲折折、颠颠簸簸、坎坎坷坷、磕磕碰碰,走到了今天。
我觉得,在人类前进的极长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代人都只是一条链子上的一个环。拿接力赛来作比,每一代人都是从前一代手中接过接力棒,跑完了一棒,再把棒递给后一代人。这就是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这一棒的任务。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毕生关于生活与人生的思考沉淀,也是一本引导无数年轻人走出不安与迷茫的修心书。
阅尽人间沧桑,悟得人生智慧,谈毁誉与福祸,论得失与悲喜,品人间百味,得一生自在。
钱文忠:恩师的魅力,就是仿佛无法用堂皇的语言来说他的魅力。用在恩师身上的形容词,ZUI合适的大概还是纯粹和平淡。
此次编选,依据权·威版本严格校订,精装双封设计,是个人收藏、馈赠亲友的绝·佳版本。
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