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5.60
折扣购买: 自由教育的哲学(如何进行创造性学习)/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经典
ISBN: 9787802348790
夏洛特·梅森(1842-1923)英国著名教育家、“教育之家”创始人。她毕生奉献于儿童教育事业之中,倡导“面向所有儿童的自由教育”理念。她写作的“夏洛特·梅森教育经典”一直成为西方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 梅森出生于英国北爱尔兰的班戈尔,儿童时代基本是在家庭接受教育。当她16岁,母亲离世,次年父亲病故。梅森开始就读于一所教师培训学校,获得一级证书。此后来到英格兰沃辛市戴维逊学校教书。从事教学期间,她一直探索其“面向所有孩子的自由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她提出这种“自由”教育理念是何等可贵! 1880-1892年,梅森开始为学生们编写系列地理教材,受到学校的欢迎。她应邀请到英格兰南部奇切斯特市的一所教师培训学院进行演讲,并在那儿呆了五年多时间。这些年她不断演讲,倡导其自由教育理念,这些演讲,促成了《家庭教育》一书的诞生。她同时创办了一本期刊《父母评论》,与父母教育联盟的成员保持联络。 1891年,梅森来到安布尔赛德,创立了“教育之家”,专门培训女教师及其他儿童工作者。父母联盟推广至全英国,并成立了父母联盟学校。更多的家长得以充分理解和运用的梅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她不断总结自己的研究与发现,写作了更多教育图书,如《父母与孩子》、《学校教育》、《我们自己》、《性格的培养》、《自由教育的哲学》等,成为家长们必读的教育经典。
心灵需要滋养 我们在心灵之屋的外面走了一圈又一圈,但很少走进去。我们提供了精 神的 操练,但这并不能替代精神食粮——对后者我们只提供少得可怜的定额,一 天还 不到一颗豆!对身体所需的营养我们考虑得很周全,但没有人疑惑“是否心 灵也 需要食物,也需要定时进餐以及什么是它适宜的营养”? 我曾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并且努力工作了五十年去寻求答案。现在我急 于将 我自认为知道的答案告诉大家,但我的答案不是以“做”这些或那些的形式 给出, 而是建议大家“考虑”这些或那些问题,思考清楚之后,行动自会随之而来 。 心灵的生命靠思想来延续。一个人一天不思考几次,他的心灵就没有活 力。 但是,“那么,那么”,“骄傲女士”会说,“科学实验、自然之美、自然 学习、节 律运动和感官练习,也都属于思想吗?”通常来说是这样的,尤其当我们把 思想 视为发明和发现时,甚至在艺术方面也是如此。但是,当我们说到影响生活 的思 想,也就是性格和品行时,就要重新审视上述观点了。二者是直接从心灵到 心灵 的,教育的外围工作既不能促进也不能阻碍它们的发展。每个儿童从大人之 口了 解许多关于性格和品行的主张,它们以家族传统、民间智慧的方式存在—— 事实 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口头文学。但是,当我们将心灵与身体相比较时,我们发 现营 养丰富的一日三餐对健康很有必要,而漫不经心的精神食粮则缺乏营养。我 们的 学校培养了许多聪明的年轻人,他们唯一缺乏的就是主动精神、思考能力和 那种 “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道德想象力。这些品质只能由适宜的精神食粮来 滋养, 而普通的学校课本和日常教学并没有提供这些食粮,或者并没有提供足够的 数量。 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数量”的重要性,它对身体和对心灵同等重要,二者 同样 要求“丰盛的饭菜”。 给心灵提供合适的食物并非轻而易举之事,给儿童提供这样的食物就更 难, 因为据说他们“没头脑”、“智力低”等等。但我们许多人都见过那些由适 宜的精 神营养哺育的孩童所表现出来的优良智力,可是教师通常无法承担发现这种 “适 宜的营养”的繁重任务。我们危险地靠近了柏拉图所谴责的“灵魂的谎言” ,那是 对最高真理的亵渎,即普罗泰戈拉后悔说过的“知识就是感觉”。当我们尝 试了 所有纯粹的感官教育手段之后,我们还能说什么呢?知识不是感觉,也并非 由 感觉派生而来。我们以他人的思想为营养,而对思想的应用又激发出新的思 想, 这样我们就变得越来越有思想。不需要有人邀请我们进行推理、比较和想象 ,心 灵和身体一样,自会消化适宜的食物,而且它必须进行这样的消化,否则它 就无 法工作。 教育是精神的事情 但是,儿童索取面包而我们却给了他们石头。我们所提供的是心灵不欲 消化 吸收却只想排出体外的关于客体和事件的信息(通过一张考卷?)。 不久之前,霍尔丹爵士说过“教育,是精神的事情”,真是一语中的。 然而我 们还在坚持从零开始的教育,把教育作为一种身体活动或是一种润滑剂。我 们开 始看到希望。除非了解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否则我们无法了解这个人,因此 ,除 了自我教育,没有别的教育方式。一旦一个幼童开始他的(自我)教育,他就 像 是一个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提供精神素材,“质”和“量”都要有保 证。当 然,我们每个人拥有的精神素材都是有限的,但我们知道从何处获取这些素 材。 世界上最好的思想都储藏在书本里,我们应该把书本——最好的书本向儿童 敞开, 我们自己要做的就是备足货源,有序供应。 我为孩子们感到担心。每一次现代教育运动都倾向于贬低他们的智力, 最甚 者莫过于新近出现的试图将可能适用于精神缺陷儿童的“半流质食物”,应 用于正 常儿童身上的“聪明”做法。但是,“所有大肆流行的事物都是突如其来的 ,而 且无可避免地会走向死亡,没有复活的希望”。如果萧伯纳先生是对的,我 就不 需要探讨“新教育”运动中一些风行一时的形式了。对于教育目前一方面从 心 理学、另一方面从社会学中不断分离出来的趋势,有一种巧妙的说法,认为 教 育应该从中获益。但如果教育运用它重新获得的自由制造出千奇百怪的错误 来, 又怎么办呢? 新式教育适合于所有孩子 种种思虑使我深感工作的繁难,是到该出手的时候了。我应该把我认为 普遍 适用的原则和实践描述出来,加以说明。我试图阐述一种在我看来符合一切 的理 性要求——即便是柏拉图所设的最严格标准的教育理论体系,它“经得起推 敲, 随时准备与反对意见辩论,不是借助自己的观点,而是借助绝对真理”。其 中部分 内容是新的,大部分是旧的。它是平和的,而非尖锐的。当然,我对它抱有 双重 期望,希望它既能吸收他人的思想,也能提供自己的思想,但其中并没有多 少吸 引人眼球的闪光的结论。 博姆帕斯·史密斯教授在其曼彻斯特大学的就职演说中谈道:“如果我 们能用 一种综合性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就可以尝试以前从未想过的任务,从而扩展 我们 的经验。”我的著述有可能提供这样一种理论指导,而且其结果正如教授先 生所描 述的那样了然——大批教师尝试他们自己从未想到过的任务。一个人发现了 某一 件物体是因为它就在那里,没有一个健全的人会以此为荣。相反,在金·亚 瑟先 生看来,“这些珍宝——无论我是如何幸运地得到了它们——都是属于公众 的”。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找到了通往“阿拉丁洞穴”的途径,我渴望着将其 向公 众开放。 让我试着描述将要推出的理论的一些优点:它适用于任何年龄,哪怕是 七岁 的男孩!它既研究智力超群的孩子,也关注智力迟钝的孩子。它所有的兴趣 和注 意力都集中在孩子和他们的学习上,而不在教师和他们的教学上。 我想,所有用这一方法教出来的孩子,都会用流利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 他们 自己,并且词汇丰富。孩子们的神经非常健全,并且智力上的操作使他们的 思想 和生活更为纯洁。父母变得对学校工作颇有兴趣,并且发现他们的孩子变成 “令 人愉快的伙伴”。孩子们对书本很感兴趣(胜过故事书),并且真心实意地热 爱知 识。教师们可以从大量的修正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样教出来的孩子无一例外 地在 任何学校里都很出色,无需使用任何表扬、奖励等来刺激这些年轻学子。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