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华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心情经济学
ISBN: 9787501190164
徐秀丽,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专业,先后服务于河南报业集团、《郑州日报》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历任记者、策划部主任、广告经营中心副主任、发行部副总经理。现任《郑州日报》人力资源部主任。
近年来,心理学者对经济问题的认识水平大大提高,有了许多新发现, 参考依赖这一心理学理论就是这些新发现之一。参考依赖的意思是指人们在 进行经济决策的过程中,个人偏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个人心理上的 那个参照系,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决策者的收入、福利和境况的总水平。 比如,一个美国人原打算将自己长期积累的钱存入当地银行.他心理上 认为利率应该在0.8%左右,因为这是他在美国所看到的利率水平。可是, 后来他发现,当地银行美元的挂牌利率只有0.56%,这个价位远低于他的 心理价位。于是,他非常失望,不仅没有存钱,而且将自己原先已存入的美 元也取了出来投资房地产生意。 参考依赖是心理学家雷弗娜·赫尔逊发现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它 反映了现实中人们的心理预期和现实往往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也反映出21世 纪已然跨入了心情经济时代。 雷弗娜·赫尔逊说,当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期良好,而现实情况却朝 着和人们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时,人的心理就会被失落和悲观情绪所萦绕, 那么行为上也就会更加保守。而当现实情况比人们所预期的情况要好的时候 ,人们在行为上面就会更加积极。 比如,市场上工人的供给严重过剩。这时某一厂商对于一部分的工人给 予了高于同类企业的工资水平,结果,这些工人提升工资以后心情都非常愉 悦。因为他们对未来的工资提升有美好的预期,而这个心理预期,现在已经 在现实中得到了验证。所以他们就努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以此回报厂商; 而对另一部分工人,厂商故意支付了低于市场价格的工资,结果这批工人心 情都较为低落。因为他们觉得工作变得没有希望,他们对未来的工资水平在 心理上也就产生了悲观的预期。于是在工作时,这些人纷纷开始偷懒、消极 怠工。 可以说员工对未来是否有良好的预期决定着企业的利润,而企业的利润 决定着企业能否生存,甚至决定着行业的兴衰。如果大多数人都预期某个行 业或某个领域有发展前途,那么众多的人才还有投资者就会涌人这个行业。 而那些不被人们看好的行业就会被人才和投资者冷落。所以,人们的预期就 对未来经济的结构产生很大影响。 经过深入的研究,雷弗娜·赫尔逊认为,从国家投资到财团注资,再到 股市行情,无不是人们心情好与坏,高涨与低落的反映和体现。比如诸多散 户以及所有通过自身消费行为来拉动内需的普通民众,他们依据自身对经济 形势的判断,以自身微薄的力量来影响并决定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他们的行 为无不反映了他们当时的心情。 比如,一些女性心情不好的时候会通过购物来发泄情绪,结果心情在购 物的过程中获得好转。也有的人心情好了也喜欢购物,结果是心情好上加好 。又比如,经济政策利好消息的出台,往往使得股民心情超好,进而开始推 动股市上涨。与此相反,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川渝66家上市公司停牌。投资者 因为担心地震影响受灾地区的经济和全国的经济,减少或者暂缓了投资,这 种恐惧心理导致了股市的大幅下跌。有人初步估计,汶川大地震将拉低全年 GDP增速0.2%。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教授、心理经济学理论的创始人乔治·卡托纳非常同 意雷弗娜·赫尔逊的观点。他从心理经济学角度研究发现,人们的消费信心 与投资行为决定着经济的发展与衰退,而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先决性因素则与 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心情、情绪、情感密切相关。 12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就已经向我们展现了人们的信心指数是如何影响 并决定经济走势的。1992年,泰国在尚未理顺本国的金融体系之前,过早地 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当局从尊重人性、崇尚自由的投资角度出发,认 为放开管制理应激发人们的热情,从而产生心理动力层面的考虑,意欲建立 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国际金融市场。这对一个高度依赖国际融资来谋求经济发 展的国家来说,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正是这种情理之中的政策,在缺乏相关 制度的制约和保障的情况下,贸然打开金融市场的大门,最终引发了国际金 融资金的强势进入。 泰国为了吸引外资,开始竭力保障国际金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于是泰 国当局一方面竭力保持汇率不变,积极维护政府自身的政策开明形象,另一 方面又有意讨好国际风险投资者。这就令国际金融炒家乔治·索罗斯等人内 心窃喜不已,因为这正是他们所觊觎、窥测的。这帮金融炒家,一旦嗅到哪 里有利润,他们就会及时地出现在哪里,并且兴高采烈、信心满满。 国际资金大量注入的同时,也就必然会增加泰国为稳定汇率所担负的国 际债务,同时又会引发国内的经济泡沫。当所有人都在为国家的投资政策欢 呼鼓舞之时,危机的种子其实早就已经埋下。当国内物价开始飙升,风险投 资者开始停止资金注入,静待观望之时,所有人的愉悦心情在此时开始骤然 转向。此时的投资者发现如再追加注资,无疑是拿自己的钱去填埋市场的无 底洞,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此时,撤资则成了保障利润的首要之选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