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一路读/林达作品系列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上帝安排的通信 昆西,是一个听着耳熟的词。它是一个地名,新 英格兰地区有一 个昆西海湾;它也是一个小镇的名字,小镇在昆西海 湾的南岸,因海 湾而得名,距离波士顿只有七英里;它还是一个人名 ,这个人因诞生 在昆西小镇,就由同样诞生在这里的父亲,给他取了 这个名字。他们 父子又使得小镇名扬美国,声名甚至超出了美国。在 一个民主选举制 的国家,他们是美国历史上很少出现的父子总统—— 美国第二届总统 约翰·亚当斯和第六届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 昆西是一个美丽的小镇。对于外来的旅行者,它 几乎是在竭力满 足所有的期待: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宁静的住宅街 区和浪花拍打着 海岸的风景。除了亚当斯父子外,因在美国独立战争 期间任大陆会议 主席,而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为美国“真正的第一总统 ”的约翰·汉考 克也诞生在这里。所以,昆西也被人们称作“总统城 ”。在他们生活的 时代,昆西是一个俭朴的小镇。亚当斯父子不仅诞生 在这里,短短四 年的总统任期一过,他们又回归平民,仍长久地生活 在昆西的老屋, 重拾乡土乡隋。 今天,约翰·亚当斯的座椅还保存在老屋里。翻 过这把椅子, 可以看到一张已经发黄的纸条,这是他去世那天,他 的儿子昆西· 亚当斯写的,他郑重记下“父亲于1826年7月4日坐在 这把椅子上去 世”,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亲手贴了上去。这个细节 ,让今天的我们 看到了当年的亚当斯父子情深,也看到了昆西·亚当 斯几乎成为本 能的历史感。他记录了这个历史细节,而这个细节, 是美国历史上 一个最让人惊异的传奇。 战友 美国革命发起于北方的马萨诸塞州,亚当斯是革 命初期最主要 的领导人。当时在北美,不同的殖民地就像不同的国 家一样,彼此 在心理上有很大阻隔。亚当斯看到,没有南方的弗吉 尼亚州的全力 参与,美国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1775年6月第二届 大陆会议期间, 正是在约翰·亚当斯的提议和促成下,来自弗吉尼亚 的乔治·华盛 顿被任命为大陆军队总司令。一年以后,又是约翰· 亚当斯的极力 举荐,来自弗吉尼亚的安静寡言的托马斯·杰弗逊得 以参加以亚当 斯为首的五人起草小组,并且执笔起草了美国历史上 第一个最重要 的文献——《独立宣言》。这一文一武两个弗吉尼亚 人后来的声誉, 都远远超过了亚当斯本人。 托马斯·杰弗逊,是这群建国者中的年轻人。在 年龄上,他比亚 当斯他们小了十来岁,在政治参与上晚了二十来年, 也就是比约翰· 亚当斯晚了几乎整整一代,当时的地位自然也就低得 多。杰弗逊善于 思考和归纳,写作表达能力很强。他在美国《独立宣 言》的起首所写 下的“人生而平等”,“人人拥有生命、自由和追求 幸福的权利”是如 此简洁、清晰和强烈,堪称尽善尽美。然而,以后的 人们几乎都淡忘 了,假若不是约翰·亚当斯的竭力举荐,由于当时他 年轻资历浅,或 许根本就没有机会担此重任。 独立战争期间,亚当斯和杰弗逊曾经同时出使欧 洲,他们俩不仅 有革命事业中结下的友谊,两个家庭在欧洲也有许多 私人交往,拥有 家庭间的友情。 独立战争胜利后的1789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 美国第一任总 统,约翰·亚当斯是他的副总统。在只有四个人组成 的内阁里,托马 斯·杰弗逊被任命为国务卿。他们创立了人类历史上 第一个联邦制的 共和体制大国,这几个人也是创建这一丰功伟绩的患 难战友。 分裂 建国以后,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在治 国理念和方略上 的分歧开始浮出水面。 来自北方的亚当斯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秉持当 时占主导的联邦 主义观点,认为新生共和国的生存必须靠一个强有力 的中央政府,这 个政府必须有足够的权力来管理国家、保卫国家。为 此,这种权力必 须稳定地掌握在一小群人手里。他对“法国大革命” 取怀疑和谴责的 态度,对政治上的平民倾向保持怀疑和警惕。他主张 的是精英治国。 而来自南方的杰弗逊,虽一辈子没有在平民中生 活过,却是一个 主张平民权利的理想主义者。他认为,联邦政府的权 力都是各州出让 给中央的,最重要的权力应该是在州政府手里、在民 众手里。他赞美 “法国大革命”,赞美普通农民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他性格热情、浪漫, 他主张当时还处于萌芽状态的平民政治。 1796年,乔治·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坚辞 连任总统,回归故 里。糟糕的是,按照当时的选举规则,正副总统是由 总统候选人中得票 最多的两个人分别担任。1796年大选,亚当斯当选为 总统,而和他政见 不合的杰弗逊成了他的副总统。治国理念的不同,引 出方略的背离,尤 其是政治活动中的个人作为,更损害了他们之间长久 的私人友谊。这一 对总统和副总统,在内政、外交的几乎所有重大事务 上都针锋相对。 1798年,为了强化政府地位,总统亚当斯利用联 邦主义者在国会 占多数的有利条件,通过了《外国人和反颠覆法》。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