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心理误区

中国人的心理误区
作者: 张彦平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90
折扣购买: 中国人的心理误区
ISBN: 9787200132458

作者简介

张彦平,**学者,心理治疗专家,石家庄心理医院院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全国理事,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副理事长,河北师范大学、承德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主编或参与编写了《心理卫生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教育读本》《当前我国“心理咨询热”的喜与忧》等多部著作。 他是一位从医29年的**心理咨询师;他曾师从中国心理学界泰斗许又新教授;他曾在**外演讲百余场,*众数十万人;他用5年时间将29年从医感悟凝聚成书,只为揭开中国人为什么不快乐的谜底。

内容简介

**章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中国人的性格误区 “人的性格能改变吗?”这恐怕是每个心理医生 都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也是咨询者*为关心与关注 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青少年朋友。 为什么人们会对此如此热衷,我想可能是*了“ 性格决定命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诸如此类命 题的强烈暗示,因而形成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误区。 首先应当搞清楚的是,性格与人格不同,前者没 有道德色彩。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性格不好”,这本 身不含有道德色彩,只是说他性格有偏差或缺陷而已 ,而假如我们说一个人“人格有问题”,那我们就要 对这个人的人品打个问号了,用现在时髦的话讲,起 码是“不厚道”。 那么,究竟什么是性格呢?从心理学角度上讲, 性格是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对现实环境 所持的态度,以及与态度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模 式。这种态度与行为模式构成了他“相对稳定的心理 特征”。当人们同时同地遇到同一种情况时,由于性 格的不同,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也各不相同。比如说 ,当一群大学生看到他们的辅导员穿着一条漂亮的裙 子时,有人会惊呼:“哇,老师,您好漂亮哦!”有 人则沉默不语,还有人甚至会做不屑状。我们于是会 说:**种人“外向”,第二种人“内向”,第三种 人则有些“孤僻”了。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性格是*遗传和后天环境两 方面因素影响逐步发展和形成的。性格一旦形成(25 ~35岁),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正因为人与人性格不同,其态度与行为模式不同 ,才构成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千差万别,人生也因此 而变得丰富多彩。 试想,假如世界上所有人的性格都像是照着一个 模子刻出来的,那这个世界将是多么单调、无趣和乏 味。性格的分类 尽管**外各种教科书上对性格的分类形形色色 ,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把中国人常见的性格类型归纳为 以下7种: 1.强迫型性格 这种性格的人,特点是凡事过分认真,过分追求 **;过于自我苛求并苛求他人;争强好胜又谨小慎 微;爱好整洁,循规蹈矩;遇事刻板而缺乏灵活与变 通;过分追求“安全感”与“确定感”而忽视效率; 爱“钻牛角尖”而缺乏幽默感。 这种人活得很累,而自我苛求的人往往又喜欢苛 求他人,因而也很容易让身边的人(如家人和同事) 也跟着很累。因为这种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强求自己, 也强求和控制他人,如果强求与控制成功,他们就有 成就感;而如果强求与控制不了或不成功,随之而来 的则肯定是指责和抱怨。试想,谁愿意和一个整天爱 指责、爱抱怨的人在一起呢,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