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

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
作者: 元亨利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2.77
折扣购买: 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
ISBN: 9787539947556

作者简介

元亨利,本名徐宪江,擅长文史、社科类图书的策划与编撰。已出版《百年中国实录》、《中华史典》、《图说故宫600年》、《童谣和谶语中的历史》等作品。

内容简介

齐人伐燕 齐宣王五年,燕王把王位让给国相子之,国人不服,发生了内乱。齐宣 王乘机出兵伐燕,很快取得了胜利。 齐宣王问孟子说:“现在有人劝我吞并了燕国,也有人劝我不要这样做 。我以一个大国攻伐另一个大国,五十天就把它打败了,怕不是单靠人的力 量,而是一种天意吧。我攻打他们的时候,燕军不战,城门不关,燕王哙死 ,子之逃亡,我们真是速胜。这不是天意是什么?我要是不吞并燕国,就是 违背了天意,恐怕要遭到天的报复。所以我想吞并它,先生您看怎么样?” 孟子说:“吞并它如果燕国人民高兴,就可以吞并它。古时候就有人这 样做过,周武王就是。武王带兵伐纣的时候,纣兵虽多,但是没有战斗之心 ,却盼望着武王早到,他们不但不和武王作战,反而倒戈,为武王开路。武 王的兵到达商都的时候,商都的人民早等在城郊迎接他。但是如果大王吞并 燕国,而燕国人民却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了。古人也有这样做的,那就是 周文王。文王当年,天下三分已得了二分,但是他觉得取商殷时机不到,就 还是服侍商殷。以一个大国攻打另一个大国,燕国的百姓们不但不反对,反 而是用筐子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来迎接您的军队,这里面难道有什么别的意 思吗?其实这是因为燕国国难更加深重,燕国人民也只好到别处逃难了,也 许还会迎接别人来攻打您。” 齐宣王听了孟子一席话,认真想了想,觉得他可以吞并燕国,于是就吞 并了它。但是,他一占领燕国,其他的一些诸侯就谋划援救燕国。齐宣王又 找了孟子,想从孟子这里讨一个主意,他问孟子说:“很多诸侯国都商量着 攻打我,我该怎么对付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说过,有凭借着方圆七十里的国土就统一天下的, 商汤就是,却没有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而害怕别国的。《尚书》说: ‘商汤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相信了。所以,当他向东方进军时, 西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当他向南方进军时,北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 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像久旱盼乌云和虹 霓一样。这是因为汤的征伐一点也不惊扰百姓。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种地 的照常种地。只是诛杀那些暴虐的国君来抚慰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就像天上 下了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中说:‘等待我们的君主来啊 ,他来了,我们就活命了。’如今燕国君主虐待他的老百姓,您去征伐他, 燕国人民以为您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中救出来,所以才纷纷备饭备 酒迎接您的军队。您却杀了他们的父兄,掳掠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 ,运走他们的宝器,这怎么能行呢?天下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 的土地扩大了一倍而不施行仁政,这自然要惊动天下的军队来对付您了。您 赶紧发布命令,送回他们的老人孩子,停止搬运他们的宝物和贵重物品,跟 燕国的百姓商量,为他们立一个国君,然后您从燕国退出来。这样,就能够 止住天下的诸侯对您的讨伐了。”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孟子十分重视知识分子的自我修养。有一次,几个弟子就此问题请教于 他,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发于畎亩之中”,是指舜原是一个在农田里耕作的普通人,靠着他 的才德,才做了帝王。舜是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他姓虞,所以也 叫虞舜。尧为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四岳的人向他推荐舜,说舜是一个有德有 才的人。尧就召见了舜,让舜摄政,以考验舜的德才。三年过后,尧发现舜 确是一个有德有才的人,就把王位让给舜。 “傅说举于版筑之中”,是指商王武丁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他 遇到一个圣人,叫傅说。第二天,他根据梦中见到的相貌,在他朝里的百官 中寻找。但是一直也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人。有一天,他到外面去,看到一个 人,与他在梦中见的那个人一样。此人名叫傅说,正在一个叫傅岩的人那里 筑墙。武丁就上前和他交谈,他发现傅说有真才实学,认为他就是他梦中的 那个圣人。武丁就把他请到宫里拜他为相。傅说果然不负武丁的希望,帮助 武丁使商一天天强大起来。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是说胶鬲是一个贩卖鱼盐的人,在一个偶然的 机会里他被文王发现,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但是纣王是一个不道的帝王, 后来,武王起兵讨伐他,纣王很快就灭亡了。纣王灭亡后,胶鬲就辅助武王 ,建立了武王的霸业。 “管夷吾举于士”,此处的“管夷吾”就是管仲。管仲在齐国的时候是 公子纠的下属,是一个专管狱囚的小官。齐景公死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 夺王位,发生了战争。公子纠失败,管仲随着公子纠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就 是后来的齐桓公,他上台之后,打算把公子纠的人都杀掉,当然也包括管仲 。他的大臣鲍叔牙向齐桓公说管仲是一个人才,得到管仲,就能得到霸业。 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就把管仲从鲁国要回来,拜他为相。管仲辅助齐桓 公,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最早的霸主。 “孙叔敖举于海”,是指楚国的隐士孙叔敖曾隐居于海滨。楚庄王发现 他是一个贤能的人,就提拔他为相。孙叔敖做了宰相,那时正是楚国和晋国 争雄。在楚国和晋国的邺之战中,孙叔敖辅助楚庄王指挥楚军与晋军大战, 结果晋军大败。从而奠定了楚国的强大地位。相传他还大修水利工程,开凿 过芍破,蓄水灌田。 “百里奚举于市”,是说百里奚原为虞国的大夫,虞国灭亡以后,他被 晋军俘去。后来他被晋国人当做陪嫁的大臣送到秦国。秦国开始以为他就是 一个俘虏,没有重用他。他在秦国得不到重用,就出走到楚国,被楚国人逮 住。秦穆公上台之后,听说百里奚是一个能干的人。就用五张羊皮把他从楚 国赎回来,封为大夫。他与蹇叔一起帮助秦穆公建立了霸业,使秦穆公也成 为“春秋五霸”之一。 这些人在他们的事业成就之前,都是一些普通人。他们吃了不少的苦, 但是他们确有一些与别人不同的品质。所以孟子十分恳切地对弟子们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也就是说如果上天将让一个人担当起重大的使命,必然先让他心志受苦 ,筋骨受劳,肚子受饿,经常还有一些不利的事情干扰他的正常事业。一个 人既要心有常志,又要忍受一些想象不到的困难。 P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