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人格教育(经典完整译本)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前言 按照心理学的相关定义,教育问题就是人的自我认识 和自我指导。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此,对于儿童来说亦然。不 过,成年人和儿童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同:因为儿童未成年, 外界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然,成年人有些时候也需要 指导。如果我们放心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如果每 个人生存的时间足够长,例如两万年的时间,而且恰好他们 的生存环境足够好,那他们或许能够最终适应现代文明,能 够适应现代成年人的行为规范。但是很显然,人生短暂,一 个人生存的时间及生存环境都不能如假设般美好,所以儿童 的成长必须有成年人的关注和引导。 但对成年人来说,关注和引导儿童的成长并不容易, 成年人对儿童的心理没有丝毫认知。成年人认识自己、认识 自己的爱憎情感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更何况去了解儿童。所 以,成年人认识和了解儿童,并且依据自己一定的知识储备 去指导和引导儿童就是更加困难的问题了。鉴于儿童心理本 身的重要性,加上对儿童心理的研究还能够间接认知成年人 的性格特点及行为方式,所以个体心理学会专门致力于对儿 童心理的研究。与其他心理学不同,个体心理学不允许理论 脱离实践,个体心理学将研究集中于整体人格以及整体人格 对其发展及可 能出现的表现的有生命力的追求。从这一角度来看, 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就是实践的理论,因为这一理论本身源于 其对错误和谬论的认知;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 每个个体自身,谁了解了这样的理论,谁就能够很快将这些 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这种被个体心理学采纳的方法使得这种心理学所有的 阐释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依据对个体心理学的理解,每个 个体的行为都是由其整体的人格发起和引导的,所以,个体 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阐释都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这些行为间的 关系,而这些行为也同样折射出个体的 心理变化。在前言这部分,我会尝试对个体心理学的 观念进行一个总论性的叙述,然后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地阐 释前言这部分文字所提及的相关问题。 每个人的心理都充满了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这是 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容置疑的事实。儿童自出生开始就在 不间断地寻求自身的发展,他们寻求着一幅伟大、优秀,甚 至是完美的画面。这一画面是一种希望,而且无时不在,是 每个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追寻的。人的 这种有目的的追寻活动决定着每个人一生的实际行为 ,甚至还能主宰人的思维。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与其生活的 追求及生活方式一致,而不是客观的。 整体人格依据每个个体的存在而存在。每一个个体都 是由其整体人格所塑造的,是其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代 表。每一个个体都是一幅画作,同时又是这幅画作的作者。 这幅画作的内容就是其自身的人格,但是每一个个体都不会 是完美的画家,也无法对自身的灵魂和肉体具备完整的认知 。每个个体都是以经常犯错和不完备的形式存在着。 在对人格建构的考察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个体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