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秦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围炉夜话(精)
ISBN: 9787551821193
\"王永彬,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 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时期。他不喜科举,很晚才恩获贡生科名,为修职郎,后候选教谕。一生治学甚广,勤于著述。 他在《围炉夜话》开头提到此书由来:寒夜围炉,是田家人之乐趣所在。默默无言或者嬉笑作乐,不是虚度良宵吗?我不过一识字农人,晚上与家人聚在一起,在炭火堆里烤红薯的当儿,心有所得,就讲出来,令儿子写下保存,题为《围炉夜话》。 他描绘了一个颇为温馨的场景:岁暮天寒,与家人围炉夜话,一边烤着红薯,一边把自己人生所得所感,为儿孙道出。或许正是这种氛围,奠定了全书自然亲切的调子。不是正襟危坐的说教,不是无病呻吟的文章,只是一个长辈在向你娓娓道来他的人生哲学。这种哲学,是儒家的,是文人的,是乡土的,也是*中国的。
\"引言 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嬉嬉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榾柮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题曰《围炉夜话》。但其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词芜,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永夜耳,不足为外人道也。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则幸甚。咸丰甲寅二月既望,王永彬书于桥西馆之一经堂。 卷一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乃因会说而杀身;人皆欲多积财,石崇乃因多积而丧命。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 善谋生者,但令长幼内外勤修恒业,而不必富其家;善处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 生资之高在忠信,非关机巧;学业之美在德行,不仅文章。 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 \"“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 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书”。 * 以清同治六年桥西山馆原版刻本为底本。 * 二百三十一则格言,畅谈修身、处世、为学治家之道。 * 五十八幅清代画僧虚谷绘画,全彩印刷,看“晚清画苑**家”笔下妙趣横生的花鸟虫鱼。 民国三十六年春,水利专家宋希尚偶然在佛寺中发现此书,刊印千册, 从此开始《围炉夜话》远绍海内外、媲美《菜根谭》《小窗幽记》的传播史。 其友人题诗曰:“一册良书用有余,围炉夜话鲜能如。为人为事并为学,枕下应常置此书。”\"